[实用新型]模具的上下模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875.6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7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标 |
主分类号: | B21D37/12 | 分类号: | B21D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上下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的上下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模具,上模或者下模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相应的上模座上,模座上相应设有上下模固定的螺栓孔,上下模上则设有螺纹孔,生产不同的产品就要制造不同的模具,并配合不同形状及尺寸的上下模,因此上下模的尺寸大小随产品的大小而变换,从而具有差异,每次更换非常烦琐,且一般可以调节上模座与上模间的距离的固定结构,其需要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固定,另一人作拧紧工作,浪费了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根据上模大小来选择不同的上模座,且可只需通过一人之力便可完成操作的模具上的上下模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模具的上下模固定结构,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两侧设有长方形通孔,所述长方形通孔内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挂钩的螺帽,所述上模座中央设有对穿槽,及与对穿槽“十”字相交的第一凹槽,所述上模座下端设有上模,所述上模上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连接板,所述上模通过连接块穿过对穿槽与上模座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上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连接板的厚度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块上端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先将上模通过连接块穿过上模座上的对穿槽,再将连接块上的连接板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然后通过旋转上模,使其与上模座固定连接,再通过左右两侧的挂钩作第二次固定,可根据不同上模的大小调节挂钩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再通过螺帽拧紧固定,且只需通过一人之力便可完成操作,无需再根据上模大小来选择不同的上模座,节省了劳动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上的上下模固定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上的上下模固定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上模座,2为长方形通孔,3为对穿槽,4为第一凹槽,6为螺帽,7为挂钩,8为连接块,9为第二凹槽,10为连接板,11为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模具的上下模固定结构,包括上模座1,所述上模座1两侧设有长方形通孔2,所述长方形通孔2内设有挂钩7,所述挂钩7上端设有用于固定挂钩7的螺帽6,所述上模座1中央设有对穿槽3,及与对穿槽3“十”字相交的第一凹槽4,所述上模座1下端设有上模11,所述上模11上端设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设有连接板10,所述上模11通过连接块8穿过对穿槽3与上模座1相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模11上设有与挂钩7相配合的第二凹槽9。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凹槽4的深度与连接板10的厚度相同,将连接板10放置在第一凹槽4内,使其完全配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块8上端设有螺纹,连接块8与连接板10通过螺纹旋转连接。
使用时,先将上模11通过连接块8穿过上模座1上的对穿槽3,再将连接块8上的连接板10放置在第一凹槽4内,然后通过旋转上模11,使其与上模座1相连接,再通过左右两侧的挂钩7与第二凹槽9的配合作第二次固定,可根据不同上模11的大小调节挂钩7间的距离,调整完成后再通过螺帽6拧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标,未经刘海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油管磨铣偏心磨鞋
- 下一篇:一种双作用循环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