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氧气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927.X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可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可全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32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氢氧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氢能源是二十一世纪最洁净环保的能源。氢氧气体发生器是产生氢能源的电器设备,它通过电从水中提取氢气和氧气,氢气作为为燃料,氧气助燃,可以取代乙炔、煤气、液化气等含碳气体,具有热值高、火焰集中、生产效率高的特点,而且燃烧的产物仅为水蒸气,不对加工的工件产生任何污染,深受火焰加工行业的喜欢。
目前,市面上氢氧气体发生器的产气是混合式,即电解槽中产生的氢气与氧气混合在管道中共同排放后使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回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水被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后,氢气和氧气体都需要水封罐进行清洗,电解槽中的补水还需要外接补水罐,如此一来,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大量的罐体存在使得发生器占用了很多的空间,不利于发生器的整体布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气体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氢氧气体发生器,包括:气体产生系统,所述气体产生系统包括由多个电解室串联组合而成的电解槽,所述电解槽设有氢气总出口和氧气总出口,所述氢气总出口和氧气总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氢气水封罐组和氧气水封罐中,所述氢气水封罐组连接有氢气排出管,所述氧气水封罐连接有氧气排出管;电解液循环补充系统,所述电解液循环补充系统包括通入水的补液罐,所述补液罐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至氢气水封罐组和氧气水封罐中,所述氢气水封罐组出液口和氧气水封罐出液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至电解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气总出口至氢气水封罐组的连接管道包括穿过补液罐内部且外壁被水包裹的管段,所述氧气总出口至氧气水封罐的连接管道包括穿过补液罐内部且外壁被水包裹的管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气水封罐组包括第一水封罐和第二水封罐,所述第一水封罐上设有第一液位探测器,所述氧气水封罐上设有第二液位探测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氢气排出管包括分别与第一水封罐和第二水封罐连接的氢气排出管Ⅰ和氢气排出管Ⅱ,还包括氢气排出管Ⅰ与氢气排出管Ⅱ汇合的排出总管,所述氢气排出管Ⅰ上设有压力平衡控制器Ⅰ,所述氢气排出管Ⅱ上设有压力平衡控制器Ⅱ,所述氧气排出管上设有压力平衡控制器Ⅲ和电动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液罐出液口连接氢气水封罐组和氧气水封罐的管道包括与补液罐出液口连接的出液总管、分别连接第一水封罐和总管的第一支管、分别连接氧气水封罐和总管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上装设由第一液位探测器控制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支管上装设由第二液位探测器控制的第二电磁阀,所述总管上设有由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共同控制的抽液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解槽的电解室包括由隔膜分隔开的阴电极和阳电极,所述隔膜的上部设有连通氢气总出口的氢气出口和连通氧气总出口的氧气出口;所述电解槽上设有通过管道分别与氢气水封罐组出液口和氧气水封罐出液口连接的总进液口Ⅰ和总进液口Ⅱ;所述隔膜上设有分别与总进液口Ⅰ和总进液口Ⅱ连通的进液口Ⅰ和进液口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解室的阳电极侧设有阳极液位探测器,所述电解室的阴电极侧设有阴极液位探测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封罐通过管道与总进液口Ⅰ连接,其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Ⅰ和由阴极液位探测器控制的抽液泵Ⅰ;所述氧气水封罐通过管道与总进液口Ⅱ连接,其连接管道上设有单向阀Ⅱ和由阳极液位探测器控制的抽液泵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解槽将水电解分别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通过氢气水封罐组和氧气水封罐水洗清洁,再排到使用场合,使得燃烧气体氢气和助燃气体氧气可以分离得到,一方面避免了在火焰加工行业中发生回火的安全隐患,也能够分别利用两种气体实现不同的功能,另外水氢气水封罐组和氧气水封罐既作为水洗的容器,也成为电解槽的补水容器,大大节约了成本和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可全,未经王可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9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头
- 下一篇:带减摩钢丝和过盈密封结构的汽车换挡拉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