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汽车方向盘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5213.0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嘉雯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 | 分类号: | B60R25/0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汽车 方向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固定式汽车方向盘锁。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度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在加快。汽车作为一种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汽车拥有量提高的同时,汽车被盗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汽车的防盗问题成为民众较为关注的问题。
汽车方向盘锁是汽车防盗领域中的较具代表性的锁具之一,也是当前为较多车主所喜爱,并具有较佳之市场占有率的锁具。目前市面上的汽车方向盘锁按其功能和特点分类,主要有棒球型、T型及剑型等多种。然而,上述现有的汽车方向盘防盗锁具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基本的防盗功效,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这些传统的汽车方向盘锁都存在一个使用上的本质性共性缺陷,即是它们在使用时都是活动式的,开锁后都需要将整个锁具从汽车方向盘上取下;为了保证锁具的防盗性能和结构强度,通常整个锁具都具有一定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活动式的汽车方向盘锁,不但上锁安装和开锁取下过程变得费力费时,而且锁具取下后的存放也是个大问题,严重占用车内有限的空间资源,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式汽车方向盘锁,其锁架是固定安装于汽车方向盘的侧旁,不需要将整个锁具放上取下,从而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式汽车方向盘锁,包括有分体设置的固定锁架和活动锁钩,该固定锁架包括有架体和设置于架体上的固装部和锁合部,使用时,该固定锁架固装于汽车方向盘侧旁,其固装部紧固于汽车方向柱上,锁合部位于汽车仪表盘与汽车方向盘之间;上锁时,活动锁钩一端与锁合部锁扣连接,活动锁钩的另一端钩紧于汽车方向盘,限制汽车方向盘的活动;开锁时,活动锁钩从汽车方向盘上取下。
优选的,所述活动锁钩包括有钩体,该钩体的一端设置有锁头和锁栓,锁头控制锁栓上锁与开锁,锁栓表面上设置有锁槽,钩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对应于前述锁合部上设置有锁孔和锁销,该锁销弹性垂直伸入锁孔中;上锁时,该钩体压于汽车方向盘的气囊上,钩体一端的锁栓插入该锁孔中,并该锁销扣于锁槽中,该钩体另一端的挂钩紧钩于汽车方向盘的外环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锁钩包括有钩体,该钩体的一端设置有锁栓,锁栓表面上设置有锁槽,钩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对应于前述锁合部上设置有锁孔、锁销和锁头,锁头控制锁销上锁与开锁,该锁销弹性垂直伸入锁孔中;上锁时,该钩体压于汽车方向盘的气囊上,钩体一端的锁栓插入该锁孔中,并该锁销扣于锁槽中,该钩体另一端的挂钩紧钩于汽车方向盘的外环部。
优选的,所述挂钩为一体向下弯折出的弧形钩,其自下而上钩住汽车方向盘的外环部。
优选的,所述钩体包括有彼此可翻转地枢接的两段。
优选的,所述挂钩呈T形,包括有向下一体折弯的弯曲部和自弯曲部尾端向两侧横向延伸出的侧翼部。
优选的,所述固装部包括有两半圆形夹片,该两夹片通过螺丝锁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汽车方向盘锁具的固定锁架部分被固定安装于汽车方向盘侧旁,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取下整个锁具,而仅需要取下活动锁钩部分即可,从而减少了需要被放上与取下之部件,降低了活动部分的重量和体积,方便人们的上锁与开锁过程。以及,其固定锁架的锁合部位于汽车仪表盘与汽车方向盘之间,在此位置不但上锁操作方便,而且不影响汽车方向盘的活动,也不会遮挡驾使人员观察汽车仪表盘上的读数;同时,此位置也是驾使人员插入钥匙操作最为直接和方便的位置。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前侧视角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前侧视角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一后侧视角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一截面图。
图5是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前侧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前侧视角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嘉雯,未经李嘉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5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持续集成失败用例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虚拟机迁移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