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气帘气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5344.9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5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庆;龚洁;焦建刚;祝贺;周大永;刘卫国;潘之杰;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 | 分类号: | B60R21/2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气帘 气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气帘气袋,尤其涉及一种汽车B柱内侧气帘气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在汽车碰撞柱状物体的事故中,对于乘员头部碰撞,B柱内侧气帘的结构设计对头部碰撞伤害起到较大影响。现有汽车侧气帘B柱处的气袋因为不在保护区域,所以不用充气,但仍然由两片气袋布缝纫,并同其它保护区域的气袋一同进行折叠,在发生侧柱碰撞时,由于B柱车体的严重变形,较大的压溃量就会导致B柱上端内饰件早于气帘起爆时间而断裂,侧气帘直接钻入B柱内饰中,从而造成侧气帘的保护失效,导致乘员头部伤害程度增加。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1325400Y, 授权公告日 :2009.10.14, 公开了一种帘式气囊气袋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帘式气囊造价比较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它有一个气袋体,在气袋体内上部设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设有多个导气孔,气袋体的进气口与导气管相通。该帘式气囊气袋的结构在发生侧柱碰撞时,容易造成侧气帘的保护失效,导致乘员头部伤害程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汽车侧气帘B柱处的气袋在发生侧柱碰撞时,容易造成侧气帘的保护失效,导致乘员头部伤害程度增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气帘气袋,能避免造成侧气帘的保护失效,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侧气帘气袋,包括由气袋布缝合而成的气袋体,气袋体包括设置在气袋体上部的导气管、设置在导气管下部的充气区,所述的充气区包括左充气区和右充气区,左充气区与右充气区之间设有缺口。采用该方案,把气袋上的缺口设置在B柱,气袋在展开的过程中跨过B柱车体严重变形的区域,能够顺利展开,避免了侧气帘的保护失效,保护了乘员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气管与充气区一体成型,由气袋布缝合而成。该方案结构简单,降低了气袋的造价,且容易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的气袋体的两侧设有加强片,加强片与导气管缝合在一起。该方案能提高气袋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避免造成侧气帘的保护失效,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侧气帘气袋,包括由气袋布缝合而成的气袋体1,气袋体包括设置在气袋体上部的导气管2、设置在导气管下部的充气区,导气管与充气区一体成型,由气袋布缝合而成,气袋体的两侧设有加强片3,加强片与导气管缝合在一起,所述的充气区分为左充气区4和右充气区5,左充气区与右充气区之间设有缺口6,缺口由导气管处贯穿左充气区与右充气区,缺口设置在汽车B柱。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别的实施例,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无论形式上怎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5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