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枣汁自动化超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6918.4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兵;彭红斌;欧继权;何光军;张家洪;熊张巍;周则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A23L2/74 | 分类号: | A23L2/7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枣 自动化 超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超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红枣汁自动化超滤装置。
背景技术
红枣汁不仅保持了红枣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食用方便、供应时间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红枣汁的加工技术还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尤其在储存过程中极易形成浑浊或沉淀,影响红枣汁风味和品质。干红枣清洗、浸泡、破碎、榨汁等工艺处理所得红枣汁,由于含有单宁、果胶和酚类等化合物而出现浑浊或沉淀现象。传统方法采用酶、硅藻土和明胶使其沉淀,然后取上清液过滤而获得澄清的红枣汁。通过超滤来澄清红枣汁只需先部分脱出果胶,可减少酶的用量,省去硅藻土和明胶,节约了原材料,并省工省时,同时红枣汁回收率有所提高、红枣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并提高红枣汁稳定性、延长保存期。
目前,超滤装置已在红枣汁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超滤装置存在如下缺陷:
1、目前国内红枣汁超滤大多采用手动或半自动的装置,运行不连续,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对工艺过程相当熟悉,稍有不慎会产生误操作,对超滤膜管或系统造成损坏。
2、目前国内红枣汁加工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大,日处理量数百吨乃至数千吨,手动设备多为间歇式操作、因此需要多台设备,增加了投资成本。
国内自动化超滤装置应用较少,国内开发的装置还未见报道,因此主要依赖进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严格按红枣汁澄清工艺要求程序化、自动化生产红枣汁澄清汁的红枣汁自动化超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枣汁自动化超滤装置,包括机架、超滤泵、清汁罐、超滤泵进料管、转移泵进料管、转移泵、电控柜、清汁收集管、原液输送管、浊液输送管、超滤膜组件、组件连接件、膜堆支撑架、清汁溢流管、清汁输送管和原液罐,该装置机架的底部装有超滤泵,超滤泵上的超滤泵进料管与原液罐相连通,超滤泵顶部的原液输送管与装在膜堆支撑架上的超滤膜组件进口处相连通,超滤膜组件之间用组件连接件相连通,机架底部中间装有转移泵,转移泵上的转移泵进料管与装在机架上部的清汁罐相连通,转移泵上的清汁输送管与装在清汁罐顶部的清汁溢流管相连通,并通过连通管通往下步处理工序,机架底部的另一端装有电控柜,电控柜用导线与超滤泵、转移泵相连接,超滤膜组件的出口处装有浊液输送管,浊液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原料罐相连通,超滤膜组件的中部装有清汁收集管,清汁收集管与清汁罐的顶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该装置能程序化、自动化的连续运用,且处理红枣量大;
2、该装置能自动清洗,提高红枣汁的质量和产量;
3、该装置操作简单,节省原材料,且省工省时,大大提高了红枣汁的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红枣汁自动化超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超滤装置膜管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红枣汁自动化超滤装置工艺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按照红枣汁加工工艺预先设置的工作程序,控制装置中各阀、泵的开启与关闭。将安装在机架1上的电控柜7接通电源,使装置进入超滤工作模式,启动超滤泵2,将原液罐16中的原液由超滤泵进料管4经原液输送管9进入装在膜堆支撑架13上用组件连接件12连接起来的超滤膜组件11中,进行超滤工作,将红枣汁分离成清汁和浊汁,超滤膜组件11中产生的清汁经清汁收集管8进入清汁罐3中,浊液经浊液输送管10输送到原液罐16中。当清汁罐3中的清汁液达到一定液位时,启动转移泵6,清汁经转移泵进料管5泵入清汁输送管15输送至下道工序。当液位开关或转移泵6出现故障时,清汁罐3中的清汁可通过清汁溢流管14输送至下道工序中。原液罐16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清汁罐3内设有液位开关,通过线缆分别与电控柜7中电脑相连,实现程序化控制。当超滤循环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罐16中固形物浓度较高、而清汁产量很低,系统报警提示需要系统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未经湖北沙市水处理设备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6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雾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红外光学系统和红外成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