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7089.1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昭和;林剑南;陈汉阳;曾玉琼;刘标;黄小燕;陈天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森林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混凝剂 旋流加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污水处理的混凝剂根据药剂来源及物理形态的不同,有固体和液体药剂二种。固体药剂一般采用药剂溶解配制及稀释配制二个步骤配制成可使用浓度的药剂进行投加。
传统的固体混凝剂加药设备一般包括混凝剂溶解配制设备、投加设备、混合设备、反应设备,导致混凝设备繁多、操作难度大、耗能大、运营成本高、投资大;且由于操作难度大往往导致建设单位的操作工人由于操作失误而引起配药量要么严重不足要么严重超标或絮凝体矾花破坏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污水混凝沉淀效果大打折扣且可能造成对混凝剂使用的大量浪费。
常见的固体混凝剂溶解配制设备为混凝剂溶解搅拌罐通过补水电磁阀与外接自来水管道连通,混凝剂溶解搅拌罐内设置有搅拌机和提升泵,提升泵与混凝剂溶液池连通,现有的混凝剂溶解配置设备的加药过程都是操作人员手动完成,整个装置使用起来效率不高;也有使用感应装置的混凝剂加药装置,实现加药过程的全自动控制,这样的设备不论是搅拌机还是提升泵以及感应装置,使用过程中耗电能大成本高,且都是通过自来水来溶解混凝剂,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消耗电能,将传统的混凝剂溶解配制设备、投加设备、混合设备、反应设备集合于一体的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其安装于混凝沉淀池进水区,由储料区,料筒和设备主体组成;所述储料区位于设备主体上层,用于储备固体混凝剂;所述料筒自储料区经设备主体上的料筒安装口插入设备主体中;料筒上端的筒口与外部空气连通,下端由封底板密封,筒体四周侧壁设有数个出料孔;所述设备主体由隔板分隔成溶解配制室、混合室和反应室,所述溶解配制室和混合室之间的隔板上装有混合进水管,所述混合室和反应室之间的隔板上装有混合收水管;所述溶解配制室所在设备主体侧壁的表面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反应室所在设备主体侧壁的表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料筒安装口位于溶解配置室所在设备主体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上端部与一伸缩管连通,所述伸缩管外露于储料区。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筒体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混合进水管以及混合收水管设置两根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管径小于出水管管径。
进一步地,所述溶解配制室内安装有一个环绕加料筒筒体设置的弧形旋流板,所述弧形旋流板一端与溶解配制室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位于溶解配制室内端管口端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进水管偏向弧形旋流板与溶解配制室侧壁固定连接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充分运用流体力学及化学混凝法,其采用污水直接溶解配制药液,当污水在外界输入能量的作用下进入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内的溶解配制室时,外界输入能量转化为流体的压头和速度头而通过进水管嘴湍流射流;所述进水管偏向弧形旋流板与溶解配制室侧壁固定连接端设置,其位于溶解配制室内端管口端面为斜面,这样由其进入的水流能够在进水管与弧形旋流板共同作用下,使得水流不但具备足够的冲刷力且能沿料筒圆周壁进行旋转冲刷,由于料筒壁上有出料孔,在水流冲刷的过程中将固体药剂从料筒中通过出料孔均匀地带到污水中。全过程无需提升泵和搅拌机即可实现混凝剂的配置,同时又可以在配药的过程中完成污水的混凝过程;将传统的溶解配制设备、投加设备、混合设备、反应设备集合于一体,在不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前提下解决了现有加药设备的混凝设备繁多、操作不方便、耗能、耗自来水及投资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较佳实施例的设备主体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体混凝剂旋流加药设备较佳实施例中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森林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森林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7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加速器装置的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
- 下一篇:一种美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