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汽车速度控制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0478.X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秦加合;赵凯;于继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B60K28/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速度 控制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汽车速度控制报警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和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每年由于各种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数目惊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造成各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的超载和超速行驶,而后者随机性很大,对其的监察比较困难;而且由于中国公路条件复杂,不同等级的公路允许的最高速度是不同的,现有的限速装置难以适应这种情况。针对这种状况,开发具有智能决策模块的汽车速度报警控制系统对自动驾驶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汽车速度控制报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汽车速度的实时监测、判断并提醒或干预驾驶人对车辆的操作,以保证汽车在不同的道路上不会超速行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汽车速度控制报警系统,包括红外对管测速电路、控制单元、存储模块、显示器、警报输出装置、供油控制电路和高压控制电路,其中,红外对管测速电路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的其中三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警报输出装置、高压控制电路和供油控制电路,另一个输出端与存储模块和显示器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其他技术特点:
所述的控制单元采用的芯片为AT89S52微控制器。
所述的存储模块为E2 PROM存储芯片。
所述的显示器为LED数码显示器。
所述的警报输出装置为APR9600语音芯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本实用新型从汽车行驶的安全角度出发,在不改变汽车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汽车的速度车况参数进行采样、测量、计算。采用实时报警、延时控制等方法实现汽车的安全行驶,并将行驶速度进行随机的存储。利用控制单元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提高了系统对复杂路况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图,由红外对管测速电路、控制单元、存储模块、显示器、警报输出装置、供油控制电路和高压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控制单元采用AT89S52微控制器,存储模块采用E2PROM存储芯片,显示器为LED数码显示器,警报输出装置采用APR9600语音芯片,其余元器件和电路均为本领域常规的元器件和电路。
在本系统中,红外对管测速电路用于车速情况的采集;控制单元AT89S52主要用于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存储模块的作用是实时记录行车速度,便于对肇事车辆或超速车辆进行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LED数码显示器用于显示当前行车速度;警报输出装置用于发出报警指令;高压控制电路的作用是接收到超速信号后有一个延时过程,在延时时间内,如果车速减低,则供油系统恢复正常,否则切断点火系统,迫使车辆减速停车;供油控制电路的作用是车辆在超速后减少油料的供给,降低车辆速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红外对管测速电路取得代表车速的脉冲信号,通过控制单元的微处理器判断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1)当行车速度低于公路规定的安全速度时,控制单元不发出任何指令,汽车由驾驶者自行操作控制;
(2)当车辆行驶达到公路规定的中等速度时,控制单元发出报警指令,警报输出装置告知当前速度;
(3)当车辆速度接近或达到规定的最高时速时,控制单元发出报警指令,警报输出装置告知驾驶者减速行驶;
(4)当车辆速度超过规定的最高时速时,控制单元发出超速指令,警报输出装置在接到超速指令后发出超速报警,同时发出驾驶员极为敏感的撞击声。另一方面,供油控制电路接到超速指令后,立即开始控制,减少油料供给,达到限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子元器件均为已知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即可知电子元器件的具体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0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