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污泵轴承安装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0712.9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卢昌苗;苗惠;魏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凌霄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75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污泵 轴承 安装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污泵中的下吸式潜水电泵,特别是一种潜污泵轴承安装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下吸式潜水电泵的本体机壳由管状的机座3和其两端的端盖1、泵壳4串接构成,机座3内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安装定位是依靠电机转轴5与端盖1、机座3的轴接实现,电机转轴5和端盖1及机座3的轴接处分别装有上轴承6与下轴承7,其中下轴承7(靠近叶轮端的轴承)多装在机座3内侧的径向延伸段上,为安装前述的下轴承必须用镗刀才能在铝铸件或铁铸件的机座内侧加工出安装下轴承所需的轴承孔,由于轴承孔较小,镗杆细长刚度不好,加工的轴承孔在尺寸和形位公差上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严重影响了电泵的质量,而且镗刀加工轴承孔的加工成本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下吸式潜水电泵上安装下轴承的轴承孔位于机座内侧所带来的加工难以达到设计要求而严重影响电泵质量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潜污泵轴承安装改进结构,使得下轴承孔的精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同时降低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潜污泵轴承安装改进结构,包括由端盖、机座以及泵壳串接构成的本体机壳,本体机壳内设有能够安装下轴承的轴承孔,其特征是所述的轴承孔位于泵壳一侧端部,所述端部朝向机座并突入机座内。本实用新型将现有轴承孔位置从机座内侧转移到泵壳一端,由于轴承孔位于泵壳端部,无需镗刀,只要通过普通车刀就能加工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轴承孔,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泵壳突入机座内的一侧端面上开有一个向内延伸的轴向圆孔形成匹配下轴承的轴承孔,所述轴向圆孔底面形成的环形圆台面能够抵住下轴承的一端。泵壳一侧端面上用普通车刀就能够加工出一个与下轴承匹配的轴向圆孔,加工方便精度高、加工成本低。
所述的机座为一沿轴向外径尺寸一致的管件,所述管件两端分别设有与端盖及泵壳匹配的安装止口。制成机座的管件沿轴向的外径尺寸一致相等,便于加工和取材,而且泵的外形尺寸一致,外形流畅稳重。
所述的机座为一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管作为机座,机座不易生锈,泵的外观更为光洁美观。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安装下轴承的轴承孔位置,将现有轴承孔位置从机座内侧转移到泵壳一端,由于轴承孔位于机座端部,无需镗刀,只要通过普通车刀就能加工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轴承孔,加工成本也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潜污泵轴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2.电机、3.机座、4.泵壳、5.电机转轴、6.上轴承、7.下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潜污泵轴承安装改进结构,包括由端盖1、机座3以及泵壳4串接构成的本体机壳,本体机壳内设有能够安装下轴承7的轴承孔,机座3为一沿轴向外径尺寸一致的不锈钢管,不锈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端盖1及泵壳4匹配的安装止口;所述轴承孔位于泵壳4突入机座3内侧的端部,由端面上一个向内延伸的轴向圆孔形成,轴向圆孔底面形成的环形圆台面能够抵住下轴承7的一端。
潜污泵组装时,电机2位于本体机壳内并通过电机转轴5和端盖1、泵壳4轴接进行定位,端盖1上装有上轴承6,泵壳4朝向机座3一侧的端部装有下轴承7。由于轴承孔位于泵壳端部,无需镗刀,只要通过普通车刀就能加工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轴承孔,加工成本较现在使用镗刀加工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凌霄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凌霄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0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