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腔两囊空肠营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134.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4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波;刘波;夏立建;刘爱武;杨明宇;李凯;于海华;袭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两囊 空肠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肠营养管,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的三腔两囊空肠营养管。属于医疗耗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在胃大部分切除、全胃切除、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等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经空肠进行肠内营养,以利术后恢复。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医师采用的都是复尔凯螺旋型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复尔凯螺旋型肠营养管是一段具有记忆功能的螺旋状管道,可通过胃肠蠕动通过幽门进入空肠,该种营养管进入到空肠后由于体位的变化,易发生螺旋状管道脱回到胃内,达不到空肠喂养的效果;且该营养管在术中放置时较困难,特别是经过十二指肠升段及水平段时,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及手术副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腔两囊空肠营养管,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轻松的通过胃肠蠕动进入空肠,确保肠内营养的效果,减少病人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三腔两囊空肠营养管,包括营养管体,所述营养管体的外部套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入口分别与第一气囊管和第二气囊管连通。
所述营养管体底部管壁上设有侧孔。
所述营养管体内安装导丝。
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的间距为8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营养管放置入胃内通过幽门环进入十二指肠球部,然后分别向第一气囊管和第二气囊管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起,二者间距约8cm,在气囊引导下将鼻肠管置入空肠上段,然后即可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并拔出导丝。
如营养管位置放置不理想,亦可暂不抽出生理盐水,使留在鼻腔外的营养管保持松弛状态,依靠营养管头端气囊的重力作用通过胃肠蠕动使营养管进入空肠。
气囊体积扩充,针对临床适应症不同要求,注入不同体积的液体。增加重力的同时也不影响在肠道中的通行。需要拔掉营养管时,将气囊中的液体吸出,气囊塌陷,可轻松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成功率高2、简单方便3、安全可靠,经济实用,4、病人痛苦小,前端气囊不仅起引导作用,亦可通过其重力引导使其通过胃肠蠕动自行进入空肠,同时通过其导丝可在X线下观察营养管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营养管侧孔,2.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营养管体,5.导丝,6.第一气囊管,7.第二气囊管,8.第一气囊管管口,9.第二气囊管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营养管体4,营养管体4底部管壁上设有侧孔1,营养管体4内安装导丝5,营养管体4的外部套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间距约为8cm。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的入口分别与第一气囊管6和第二气囊管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营养管体4、第一气囊管6和第二气囊管7内部共形成三个空腔,首先将营养管放置入胃内通过幽门环进入十二指肠球部,然后分别通过第一气囊管管口8和第二气囊管管口9向第一气囊管6和第二气囊管7内注入5mL生理盐水,使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充起,二者间距约8cm,在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引导下将鼻肠管置入空肠上段,然后即可抽出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内生理盐水并拔出导丝5。
如营养管位置放置不理想,亦可暂不抽出生理盐水,使留在鼻腔外的营养管保持松弛状态,依靠营养管头端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的重力作用通过胃肠蠕动使营养管进入空肠。
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体积扩充,针对临床适应症不同要求,注入不同体积的液体。增加重力的同时也不影响在肠道中的通行。需要拔掉营养管时,将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中的液体吸出,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塌陷,可轻松拔出。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未经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31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瓶清洗消毒箱
- 下一篇:一站式多功能基础护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