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冷采集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769.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1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荣;朱伟;李小永;姜一超;李淼;李冬青;曹瑾;王治霞;刘万斗;彭菁菁;付亚丽;孙斌;靳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8 | 分类号: | F17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冷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油井地面管汇装置,是一种稠油冷采集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开采过程中常用的油井集油管线为三管伴热流程。但稠油井采出的原油粘度高,对于油藏构造边部稠油冷采应用三管伴热流程会造成回压高。形成安全生产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冷采集油装置,能降低稠油井采出的原油粘度,降低集油管网的输油压力;解决稠油井口回压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稠油冷采集油装置,包括管线、阀门、压力表、单流阀和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油井产出液进口通过管线连接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单流阀,在第一阀门与单流阀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表;单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电磁加热器的入口,电磁加热器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三阀门,第三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出口;站内掺水入口通过管线连接第四阀门,第四阀门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在单流阀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管线上;在站内掺水入口与第四阀门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三通,通过三通和管线连接第五阀门,第五阀门的另一端连接的管线连接在第三阀门与出口之间的管线上。
简述稠油冷采集油装置的工作过程。参阅图。油井产出液经管线通过压力表4和单流阀5后,当压力低于1.6MPa时,与站内掺水入口10进入的水一起进入电磁电热器7,通过电磁加热器7加热后流到出口9。当压力超过1.6MPa时,油井产出液经集油管线通过压力表和单流阀后,直接进入电磁加热器7,经电磁加热器7加热后流到出口9并进入集油管网;达到降低井口集输压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稠油冷采集油装置,通过能降低集油管网的压力,保证安全生产。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稠油冷采集油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油井产出液进口,2-管线,3-第一阀门,4-压力表,5-单流阀,6-第二阀门,7-电磁加热器,8-第三阀门,9-出口,10-站内掺水入口,11-第四阀门,12-第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稠油冷采集油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稠油冷采集油装置,包括管线2、阀门、压力表4、单流阀5和电磁加热器7。
油井产出液进口1通过管线2连接有第一阀门3,第一阀门3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单流阀5,单流阀5的型号是DLF-50。在第一阀门3与单流阀5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压力表4,压力表4的量程为4~10.0MPa。单流阀5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第二阀门6,第二阀门6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电磁加热器7的入口,电磁加热器7的型号:SHG-25。电磁加热器7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第三阀门8,第三阀门8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出口9;站内掺水入口10通过管线连接第四阀门11,第四阀门11的另一端通过管线连接在单流阀5与第二阀门6之间的管线上;在站内掺水入口10与第四阀门11之间的管线上连接有三通,通过三通和管线连接第五阀门12,第五阀门12的另一端连接的管线连接在第三阀门8与出口9之间的管线上。阀门承压能力为2.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3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2'-联吡啶的双碱解合成方法
- 下一篇:拉网式极板整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