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轴剥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142.0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欣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剥线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线钳,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剥线钳。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电缆穿入箱盒、接续、抢修作业中,传统的电缆切割、剥皮需要使用钢锯、电工刀,克丝钳,尖嘴钳,大一字改锥等工具。如场地狭小,不便使用上述工具时,剥线钳成为较佳选择。剥线钳是一种用来剥削小直径(0.5~3mm)导线绝缘层的专用工具。基于剥线钳的优势,电工长期以来都用手持剥线钳进行诸如电线剥皮和切割等基本操作。公知的是,这些工具都有一对钳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615922Y和CN 1630969A的专利。此类剥线钳通常包含枢接于一体的上钳柄与下钳柄,于钳柄前端布置钳嘴或刀片等剥线结构。此类剥线钳存在如下弊端:1、导线直径变化范围较大时,剥线钳不能很好剥离导线绝缘层,在该种情形下,必须携带其他辅助工具,容易造成施工不便;2、该类剥线钳结构较多,工业制造工序较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切割不同直径电缆绝缘层且结构较简单的同轴剥线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同轴剥线钳,包括通过枢销枢接的上钳柄与下钳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柄具有内部空间,所述上钳柄一侧沿长度方向还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内部空间后部设有刀座,所述刀座设有刀片,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与刀片相连的刀片推进装置,所述上钳柄于枢接处后方设有一扭簧保持架,扭簧固定于该保持架且一端插设于上钳柄,另一端插设于下钳柄;所述下钳柄前端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具有容置区,容置区布置一电缆固定套,电缆固定套轴向设有通孔,电缆固定套表面沿轴向设有一贯通至通孔的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对准所述刀片,所述基座上方设有护盖,其铰接于上钳柄前端,所述刀片延伸至基座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电缆固定套为柱状体或立方体。
优选的是,所述护盖顶部设有观察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沿上下钳柄前端同向设置一刀片与一可更换电缆固定套,该电缆固定套轴向设置的电缆夹持孔直径根据不同规格电缆设置,故剥离不同直径电缆绝缘层时可以根据不同直径更换电缆固定套,从而实现一个同轴剥线钳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实现通用性;2、本实用新型结构较少,因此制成较容易,成本较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同轴剥线钳护盖处于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2是同轴剥线钳护盖处于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3是同轴剥线钳电缆固定套主视图。
图4是同轴剥线钳电缆固定套右视图。
图5是同轴剥线钳改进后的电缆固定套主视图。
图6是同轴剥线钳改进后的电缆固定套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了便于讲解本实用新型,如无特别说明,图中箭头方向代表前方。
如图1-4所示,该同轴剥线钳包括通过枢销枢接的上钳柄1与下钳柄2,上钳柄1为长条状,其具有沿长度方向一侧为开口的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由属于上钳柄的两围护部围护而成。上钳柄内部空间用于容置刀片,刀片下文将作详述。
上钳柄1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内部空间后部设有刀座(图中未示),所述刀座设有刀片121,该刀座用于夹紧刀片,刀座与刀片形成的整体能在上前柄1内部空间内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开口设置与刀片121相连的刀片推进装置12,所述上钳柄1于枢接处后设有一扭簧保持架,该保持架为一杆状件,扭簧22固定于该保持架且一端插设于上钳柄1,另一端插设于下钳柄2。
通过前后推动刀片推进装置可以控制刀片在上前柄内部空间前后移动,扭簧可以使上、下钳柄在握紧工作后弹开并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欣,未经黄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保持平衡阀和液压承重系统
- 下一篇:自动和强制卸荷的多路换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