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幕式平面度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373.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川;滕斌;张汉蓉;杨明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幕式 平面 自动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特别是光幕式平面度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常常需要对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的平面度进行检测,以验证产品的外形是否合格。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平台加塞尺的方式为接触式检测,平台与塞尺在长时间使用后其检测精度会下降,并且,容易在工件待测表面留下刮痕,从而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三次元量测仪与激光感应器的测量速度慢,无法满足生产线速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不与工件的待测表面直接接触、能满足生产线速度要求的光幕式平面度自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光幕式平面度自动检测装置,它包括基座、工作台和电机,工作台设置于连接台上,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导轨、轴承座、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和连接台,连接台通过导轨与基座相连,轴承座与电机之间设有丝杠,丝杠的一端安装于轴承座内,丝杠的另一端与电机输出端相连,连接台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连接台通过螺纹孔与丝杠连接,激光发射装置和激光接收装置相对设置于导轨两侧。
所述的导轨上方设有透明外罩,连接台的侧边设置有透明连接件,透明外罩通过透明连接件与连接台相连,透明外罩和透明连接件与连接台的侧边相垂直。
所述的基座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位置传感器a和位置传感器b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线路与激光发射装置相连,激光接收装置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不与被测物的待测表面直接接触,且检测速度快,能满足生产线的速度要求且平面度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图。
图中,1-基座,2-轴承座,3-导轨,4-透明外罩,5-位置传感器a,6-丝杠,7-激光探测器,8-连接台,9-被测物,9-工作台,10-电机,11-位置传感器b,12-透明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光幕式平面度自动检测装置,它包括基座1、工作台9和电机10,工作台9设置于连接台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导轨3、轴承座2、激光发射装置7、激光接收装置13和连接台8,连接台8通过导轨3与基座1相连,轴承座2与电机10之间设有丝杠6,丝杠6的一端安装于轴承座2内,丝杠6的另一端与电机10输出端相连,连接台8的底部设有螺纹孔,连接台8通过螺纹孔与丝杠6连接,激光发射装置7和激光接收装置13相对设置于导轨3两侧。
所述的导轨3上方设有透明外罩4,连接台8的侧边设置有透明连接件12,透明外罩4通过透明连接件12与连接台8相连,透明外罩4和透明连接件12与连接台8的侧边相垂直。
所述的基座1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a5和位置传感器b11,位置传感器a5和位置传感器b11的输出端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线路与激光发射装置7相连,激光接收装置13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激光发射装置7发射激光,激光接收装置13,电机10发动,丝杠6旋转,连接台8连同连接台8上的装置一起随着丝杠6的旋转移动,待移动到激光发射装置7处,激光发射装置7发射的激光由激光接收装置13接收,激光接收装置13接收的信号输送到外端控制器中,可得到所需的平面度。
当工作台9移动到位置传感器a5和位置传感器b11形成的空间内时,位置传感器传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激光发射装置7开启,发射出光幕,当工作台9移动到位置传感器a5和位置传感器b11形成的空间外时,位置传感器传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激光发射装置7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