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混装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383.5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彭光辉;王小波;王强;王虹;张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40;H01R13/631;G02B6/38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牛涛 |
地址: | 233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光纤通信、动力传输、信号控制于一体的光电混装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光电混装连接器主要用于电子装备中的电源供电、电信号和光信号的数据连接,它不仅具有高压组件和低压组件,还包括了光纤组件。光电混装连接器是高压连接器、低压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的有机组合,它的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
当插合界面较小时(如插头安装板、插座安装板上用来布局相应组件的界面的直径只有17.8mm、轴向空间只有4mm时),所述安装板如果各自单独布局插针组件或插孔组件,则在空间位置上无法实现。除非插合界面进行分层(即分成高压插合界面和低压插合界面),但分层的结构形式也存在以下缺陷:1、给模具设计带来困难,尤其对于硅橡胶材料的所述安装板,困难更大;2、因布局界面过小,使得高压插合界面不能布置成圆形,高压插合界面处的受力不易控制。
因此,在安装空间较小的连接器内,如何以简单的结构形式,将高压组件、低压组件和光纤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能满足相关条件下的实际应用,是迫切需要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本连接器在安装空间较小的前提条件下,仍可将高压组件、低压组件和光纤组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满足相关条件下的实际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它包括插头和插座;
插头包括插头壳体、连接套、螺母、插头安装板、挡板、若干分别用来连接插头高压导线的高压插针组件、至少一个用来连接插头光纤导线的光纤插孔组件、若干分别用来连接插头低压导线的低压插孔组件;
插头壳体的后侧制有外螺纹;
连接套的前侧内壁有若干等螺距的螺旋槽,每个螺旋槽的后端有一个通孔;
螺母的后端有第一内凸环,第一内凸环和插头壳体的中心线在走向上相一致;
插头安装板的后侧有第一凹坑,插头安装板内开有若干轴向贯通该板且数量等同于高压插针组件数量的第一安装孔,插头安装板内开有至少一个轴向贯通该板且数量等同于光纤插孔组件数量的第二安装孔,插头安装板内开有若干轴向贯通该板且数量等同于低压插孔组件数量的第三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位于插头安装板的中心区域,第一安装孔、第三安装孔靠近插头安装板的外缘处且它们分别位于第二安装孔的两侧;
挡板由两个前后同轴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构成,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内开有若干轴向贯通挡板的第四安装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内开有至少一个轴向贯通挡板的第五安装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内开有若干轴向贯通挡板的第六安装孔,第四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分别在位置上相对应,第五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分别在位置上相对应,第六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的数量相同且两者分别在位置上相对应;
第一凹坑内部的形状与第一板体的外形相配,插头安装板后侧、挡板的外形相同;
插头安装板设置在插头壳体的内腔中,高压插针组件经第一安装孔安装在插头安装板内,光纤插孔组件经第二安装孔安装在插头安装板内,低压插孔组件经第三安装孔安装在插头安装板内,第一板体插入第一凹坑内,第二板体的前端与插头壳体的后端接触,插头壳体、连接套内外套接,插头壳体的中段外壁与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有波纹簧,插头壳体与连接套的前侧之间有第一缝隙,挡板和螺母内外同轴套接,螺母与插头壳体的后侧旋接,第一内凸环的前端与第二板体的后端接触;
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灌封套、插座安装板、数量等同于高压插针组件数量且分别用来连接插座高压导线的高压插孔组件、数量等同于光纤插孔组件数量且用来连接插座光纤导线的光纤插针组件、数量等同于低压插孔组件数量且分别用来连接插座低压导线的低压插针组件;
插座壳体的前侧外壁上设有数量等同于螺旋槽数量且分别与螺旋槽和通孔相适配的卡钉,插座壳体的后侧制有内螺纹;
灌封套的前侧制有与插座壳体的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灌封套的后端呈敞口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充放电式插板
- 下一篇:一种异型阻燃爆破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