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热法海水淡化的汽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735.7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刘银;汪亚南;雷道涛;蔡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刘银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B01D5/0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法海 淡化 汽水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汽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而人口总数的扩大,世界范围的普遍缺水使海水淡化技术扩展到全球主要沿海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十二五”规划把海水淡化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重点发展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大型海水淡化循环冷却等任务。
热法即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方法之一。从1950~1985年间,海水淡化技术主要集中于蒸馏法(包括多级闪蒸、低温多效等)、冷冻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之后的20多年,多级闪蒸法、低温多效发和反渗透法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国内采用热法的海水淡化工艺市场占有率为27%,而在国际上热法的占有率也接近50%,普遍电厂采用的都是热法作为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在热法海水淡化装置中,大量的湿饱和蒸汽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以分离出淡水或者经过冷凝器形成淡水。不论是汽水分离器还是冷凝器,普遍的蒸汽管道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大量串接直型管道。这种管道布型增加了装置整体所占空间,也降低了蒸汽凝结水的效率和淡水引出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汽水分离器,在不采用外力的情况下有效冷凝淡水,低能耗、低成本、可靠。
技术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与蒸发室上盖相连的接头、盘旋式蒸汽管道、淡水引流管道和蒸汽出口管接头4个部件组成,其特 征在于:蒸汽管道螺旋角度不大于15°,蒸汽管道与淡水引出管道正交,且每一周蒸汽管道都与淡水引出管道相连。
有益效果以上特征在于:蒸汽管道是向下盘旋的管道,每一周蒸汽管道连接垂直向下的淡水引流管,冷凝管内适当压力可提高冷凝效率,同时避免余压过高,形成的蒸馏水也容易较快引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汽水分离器的安装布局形式。
图2:本实用新型汽水分离器的结构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淡水引流管道,2-储水罐,3-蒸汽出口管接头,4-蒸发室,5-蒸汽管道,6-漏斗式蒸汽式上盖,7-蒸汽入口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热法海水淡化装置的汽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是:当蒸汽室(4)产生大量蒸汽时,热汽会集中向上堆积于漏斗(6)处,经过蒸汽管道接头(7)进入蒸汽管道(5)。蒸汽在弯曲的管道内不断遇到管壁,冷凝成水,尤其蒸汽管道与空气接触,当采用传热性质优良的金属管道时,冷凝效率将提高。蒸馏水在盘旋向下的管道内流动时,遇到垂直安装的淡水引流管(1),受重力作用而较快流到管底,最后进入储水罐(2)。经过多周管道后,干燥的蒸汽最后从出口管接头(3)排出。
很多安装有能量回收装置的海水淡化系统会考虑对排出的蒸汽加以利用,如在接头处安装涡轮机以产生旋转机械能。热蒸汽都会向上升腾,而在本实用新型中,蒸汽被迫由向下盘旋的单只管道排出,是考虑了所占空间减小和一定 的内部压力可以提高产水效率的。管道向下盘旋的角度不大于15°,有利于蒸汽从蒸发室进入管道而不至于管道内部压力过大而产生安全隐患。
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以此方式所做的变化及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刘银,未经上海海洋大学;刘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带有螺钉安装孔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铝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