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880.9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3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滨;关曙光;温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以琳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27/00;F25B41/04;F25B41/06;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4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组合式 排放 制热 制冷系统 | ||
1.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承压水箱(2)、换热器(3)、冷凝器(4)、光伏发电板(5)、控制器(6)、储电装置(7)、逆变器(9)、压缩机(10)、地热盘管(11)、换热板(12)、膨胀阀(13)、过滤器(14)、储液罐(15)、地暖循环泵(16)、太阳能介质循环泵(18)和空调蒸发器(19);所述换热板(12)埋入地下;
太阳能集热器(1)的热介质流出口与换热器(3)的热介质流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器(3)的介质流出口通过太阳能介质循环泵(18)与太阳能集热器(1)的介质流入口连通;换热器(3)的主体固定在承压水箱(2)内;所述承压水箱(2)的水流出口与地热盘管(11)的水流入口连通;所述地热盘管(11)的水流出口通过地暖循环泵(20)与承压水箱(2)的水流入口连通;
光伏发电板(5)的电源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6)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6)的电源信号输出端与储电装置(7)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通;所述储电装置(7)的电源信号输出端与逆变器(9)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9)的电源信号输出端与压缩机(10)的电源信号输入端连接;
冷凝器(4)的主体固定在承压水箱(2)内;冷凝器(4)的冷凝液流出口与储液罐(15)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所述储液罐(15)的冷凝液流出口与过滤器(14)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所述过滤器(14)的冷凝液流出口与膨胀阀(13)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所述膨胀阀(13)的冷凝液流出口同时与空调蒸发器(19)的冷凝液流入口和地下换热循环泵(20)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所述换热循环泵(20)的冷凝液流出口与换热板(12)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所述换热板(12)的冷凝液流出口和空调蒸发器(19)的冷凝液流出口同时与压缩机(10)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压缩机(10)的冷凝液流出口与冷凝器(4)的冷凝液流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热水阀门(8),承压水箱(2)上开有热水流出口,热水阀门(8)安装在所述热水流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自来水补水控制阀(17),承压水箱(2)上开有自来水流入口,自来水补水控制阀(17)安装在所述自来水流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板(12)与地表的距离为5m。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换热板保护罩(121),所述换热板保护罩(121)封装在换热板(12)的外部,所述换热板保护罩(121)的内部充满超导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3)与太阳能集热器(1)之间循环的介质为防冻液。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太阳能地源热组合式碳零排放制热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6)采用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以琳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以琳节能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8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裙收口构造
- 下一篇:储粮仓粮食输送装置专用牵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