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7067.3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朋;朱进梅;张尧年;冯顺亮;李希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35 | 分类号: | B23K9/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化纤 纺丝 焊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纤纺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
背景技术
焊缝衬垫是焊接接头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降低焊接难度,有时会在焊缝根部加焊缝衬垫。焊缝衬垫从材质上分为金属材料焊缝衬垫和陶瓷焊缝衬垫,实际焊接中多用于金属材料焊缝衬垫,而陶瓷焊缝衬垫多用于一些特殊行业,但成本高,组对工序繁琐。
以前化纤纺丝箱焊缝衬垫多用20#冷轧扁钢型材,规格一般是5mm×25mm。对于对接接头,在焊缝根部母材和衬板Y向夹角为22.5°(参见图1和图2);对于T型接头,在焊缝根部母材和衬板Y向夹角为45°(参见图3和图4)。在焊接过程中,液态金属在夹角根部容易出现未溶合、未焊透以及背部咬边等焊接缺陷,无损探伤一次通过率低,后续返修频率大,增加返修成本。在组对焊接接头过程中,对焊缝衬垫的组对要求宽度均分、预留间隙一致,现实中多数情况靠目测来判断预留间隙,当间隙过小会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未焊透、未溶合、气孔以及夹渣的焊接缺陷,间隙过大会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背面咬边、塌陷的焊接缺陷。从质量控制方面,常规衬垫人为影响焊缝质量因素很大,而且组对焊接接头不方便、精度差。
由于化纤纺丝箱多采用矩形形状,因此焊接接头多为对接接头对接焊缝、T型接头对接焊缝,为保证焊接合格率,采取手工氩弧焊打底,二氧化碳气保焊填充、盖面,检验手段为焊缝20%无损检测和水压、气密性实验。由于采用氩弧焊打底,因此生产效率比较低,对装配精度要求比较高,人工成本比较高,装配不方便,而且一次合格率低,返修频率大,增加返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解决液态金属在夹角根部容易出现未溶合、未焊透以及背部咬边等焊接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所述焊缝衬板与焊缝母材接触的一端有一U型或者半U型凹槽,使所述焊缝衬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焊缝母材的夹角为150°~245°。
进一步地,当所述焊缝衬板与所述焊缝母材的焊接接头型式为对接接头时,所述焊缝衬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焊缝母材的夹角为202°。
进一步地,当所述焊缝衬板与所述焊缝母材的焊接接头型式为T型接头时,所述焊缝衬板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焊缝母材的夹角为225°。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深度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底部圆角的半径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焊缝母材坡口下沿紧贴所述凹槽边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通过改变焊缝衬板几何形状,提高了装配效率和焊接质量,降低了生产和维修成本;同时也有利于化纤纺丝箱焊缝的标准化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对接接头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对接接头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T型接头示意图;
图4为图3的T型接头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接接头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对接接头C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T型接头示意图;
图8为图7的T型接头D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焊缝母材,2、焊缝衬板,3、U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该焊缝衬板2与焊缝母材1接触的一端有一U型或者半U型凹槽3,该焊缝衬板通过该凹槽3与该焊缝母材1的夹角为150°~245°。在实际焊接过程中,根据焊缝母材1的厚度不同,焊缝衬板2通过该凹槽与该焊缝母材的夹角也不同。
实施例1:
参见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化纤纺丝箱的焊缝衬板2,将对接接头为12mm厚度的Q245R钢板,通过刨床切削加工成22.5°焊接坡口,对接组成为45°焊接坡口;焊缝衬板2为20#冷轧扁钢,其规格为5mm×25mm;对接接头的焊缝衬板2的U型凹槽3在衬板中心,该焊缝衬板2通过U型凹槽3与该焊缝母材1的夹角为202°,用刨床切削加工,U型凹槽3深度为2mm,U型凹槽3底部圆角R为1.5mm。待焊缝母材1和焊缝衬板2加工完毕,将焊缝母材1与焊缝衬板2沿着U型凹槽3边缘对齐,从而保证装配质量的一致性,装配方便。在底面点焊固定,点焊固定焊点不得有焊接缺陷,点焊距离为100mm,均分,保证其固定强度要求;组对完毕后,便可以按照焊接工艺规范施焊。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7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器的异常诊断方法
- 下一篇:高速移动OFDM系统的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