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半导体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7233.X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4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裴晓含;沈泽俊;黄鹏;王新忠;钱杰;张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符浩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半导体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工程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井下半导体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田开发逐渐向深层、非常规油藏发展,井下环境越来越恶劣,尤其在深井中,井下温度可达200℃。另外在高温注气、火烧等高温驱油方式的应用中,井下温度将更高,对井下工具的耐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井筒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监测和控制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这些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电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IC)芯片以实现参数监测、控制决策、地面通讯等功能,也是采油技术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另外随着测井技术的不断发展,测井仪器中也存在不同的IC芯片,以完成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处理功能。因此,如何实现IC芯片在井下高温环境中的长期稳定使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IC芯片按其性能和可靠性一般分为商用级、工业级和军品级三个等级,其长期稳定工作的环境温度标称值分别为55℃、85℃和125℃,而即使是军品级器件,也难以在高温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目前在测井领域,一般选用进口军工级器件,再通过严格的高温老化和选片,最终得到能够在不超过125℃环境下短期工作的产品。而在一些温度超过125℃的深井和高温井中,还需要通过使用保温材料和设计保温结构,保证在短时间内(一般小于4小时),测井仪器内部温度升高有限,才能够保证IC器件的正常工作。在其他工业应用领域,对发热量较大的器件进行端面散热,散热方式主要包括对流散热和制冷,其中半导体制冷应用广泛,并有相关的散热结构专利。但其主要针对环境温度为室温的应用领域,且其结构和体积难以应用在井下工具中。
综上所述,目前在深井、高温井、热采井等井下温度较高的应用场合中,尚没有能够实现长期高温应用的电路系统,必须通过保温和制冷结构加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井下半导体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井下半导体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下接头、保温箱体、导热块、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块、保温箱盖和上接头;
所述基管,用于与油管相衔接;
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分别从基管的下端和上端套接在基管的外侧;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的延伸部相互搭接,使基管、下接头和上接头构成承压外壳;
所述保温箱体,呈圆环柱形管筒状,套接于基管与下接头或上接头之间;所述保温箱盖盖设于保温箱体的开口端,形成保温空间;在所述保温箱体的外壁开设有与导热块相匹配的导热通孔;在所述导热通孔处,由外至内依次嵌入有所述导热块、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块;
所述导热块,用于将保温箱体内部的热量导出;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用于在工作状态下,于内表面形成制冷面,于外表面形成散热面;
所述散热块,设置于保温空间内,用于由保温箱体内部吸热。
还设有下管线和上管线;
所述下管线和上管线分别插入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的通孔内,用于与保温空间内的电子器件电气连接。
所述导热块、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块之间通过导热胶粘接。
所述导热块通过螺钉与所述下接头或上接头相连接。
所述散热块呈多层片状。
在所述保温箱盖与保温箱体之间采用绝热胶粘接。
在所述基管、下接头和上接头之间的衔接处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在所述下接头和上接头的端部设有散热片。
所述保温箱体采用保温材料或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半导体制冷,在保温的同时能够长期有效控制腔体温度,适用于井下仪器的长期放置;
2、整体结构采用筒形布置,更适合井下应用,且能够充分利用井筒环空空间;
3、与现有仪器和工具的连接简便,通用性强;
4、仅需一根控制缆线或一组井下电源即可实现温度控制,并能实现与地面的通讯;
5、温度控制简单有效,功率较低;
6、可以实现电缆或光缆的穿越。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井下半导体制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井下半导体制冷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7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电控无级位置调节结构
- 下一篇:欠平衡简易井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