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疾病预应对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7324.3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霞;杨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疾病 应对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监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疾病预应对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中老年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恢复缓慢的特点。心脑血管疾病征兆不明显,常常被患者忽视,一旦发病,患者因失去行动能力甚至昏迷而无法进行自救。
现有的心脑血管疾病监护报警系统由用于测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的检测模块,用于处理检测信息并判断患者状况的控制模块,用于确定患者所在位置的GPS模块,用于发送求救信息的通信模块组成;所述检测模块、GPS模块、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当患者发病时,其体温、脉搏、血压均会发生改变,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收集到的信息确定患者处于发病状态,并将患者的确切位置及求救信息发送至急救中心及患者亲友的手机上。该监护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当患者距离救护中心较远时,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患者所在位置,同时,患者身边的人因没有急救知识而无法抢救或抢救方式错误,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间甚至加重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在治疗后留下后遗症或因治疗不及时而失去生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患者发病时及时告警并引导患者身边人及时正确抢救患者,提高患者治愈率的便携式疾病预应对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疾病预应对报警系统,包括表盘状壳体和表带,在壳体内集成有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输入端相连的检测模块、GPS模块,与控制模块输出端相连的通信模块,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控制模块输入端还连接有用于存储急救信息的存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端分别通过声光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连接有声光提示器及显示屏。
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血压检测子模块、脉搏检测子模块、体温检测子模块,以全面检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所述通信模块为GPRS模块。
所述表带为GPS模块、通信模块的天线,以使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系统内设置了存储模块、声光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可以将急救方法相关信息存储在存储模块内,当患者发病时,由控制模块调出并通过声光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控制的声光提示器及显示屏播放,可及时向身边的人发出求救信息,并由身边的人依据播放的急救方法信息进行预抢救,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适合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佩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检测模块1,血压检测子模块101,脉搏检测子模块102,体温检测子模块103,控制模块2,显示控制模块3,显示屏4,GPS模块5,声光控制模块6,声光提示器7,通信模块8,存储模块9,表带10,壳体11,救护中心12,患者家属手机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便携式疾病预应对报警系统包括表盘状壳体11和表带10 。所述壳体11内设有控制模块2,其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检测模块1、GPS模块,用于存储急救信息的存储模块9,所述检测模块1包括血压检测子模块101、脉搏检测子模块102、体温检测子模块103。所述控制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有通信模块8、声光控制模块6、显示控制模块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8为GPRS模块,所述声光控制模块6输出端连接有声光提示器7,所述显示控制模块3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4。所述表带10为GPS模块5、通信模块8的天线。
如图3所示,患者将该便携式疾病预应对报警系统戴在手腕上,由检测模块1检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信息,经过控制模块2处理后判断患者是否发病,如果发病,由声光控制模块6控制声光提示器7呼救,并通过显示屏4反复播放对患者疾病急救方法的相关信息。同时,通过通信模块8向救护中心12和患者家属手机13上发布患者发病情况及由GPS模块5发出信息确定患者所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7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糯米腊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猕猴桃咀嚼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