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面柔性压力感应式电子白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7671.6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钟乐;王庆龙;尚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畅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面 柔性 压力 感应 电子白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曲面柔性压力感应式电子白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以普教应用和商务演示为主的教育和商用两大应用市场逐步成熟。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计算机技术与电子白板相结合的产物,它汇集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通过投影机和摄像头等设备的支持,同时与计算机连接,由软件进行控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原理是通过人体,如手指等输入信息传送至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输入的具体位置及操作方式并且利用投影仪在电子白板屏幕上进行互动式投影,从而满足教学、商务会议等演示需求。就实现方式而言,现有的电子白板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如红外式、电磁感应式、压力感应式、超声波式和CCD式。
上述诸方式各有相应的特点和优势,但主要由电磁感应式和压力感应式占主导地位。这种感应式电子白板大多为硬质平板结构,应用形式只集中在2D(二维)平板的操作上,对于3D(三维)如曲面、球面的显示操作尚未涉及,对此可以由授权公告号CN201477756U公开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印证。
出于对全景展示、3D展示等的应用需求,研发一种广泛用于2D、3D全景展示的交互式曲面柔性电子白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对已有技术中的柔性压力感应式电子白板作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满足交互式2D、3D全景展示要求的曲面柔性压力感应式电子白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曲面柔性压力感应式电子白板,包括曲面背板、柔性压力感应式传感器和白板检测电路,柔性压力感应式传感器安装在曲面背板在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并且与白板检测电路电连接,白板检测电路设置在曲面背板的边缘部位,所述的柔性压力感应式传感器包括第一、第二柔性感应片、过渡层和荧光层,第一柔性感应片和第二柔性感应片均与所述的白板检测电路电气连接,过渡层位于第一、第二柔性感应片之间并且将第一、第二柔性感应片彼此结合为一体,荧光层结合在第一柔性感应片背对第二柔性感应片的一侧或者结合在第二柔性感应片背对第一柔性感应片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柔性感应片包括第一柔性衬底层、第一电极线、第一导电力敏油墨层和第一绝缘网格层,第一绝缘网格层位于第一导电力敏油墨层与所述的过渡层之间,第一电极线位于第一柔性衬底层与第一导电力敏油墨层之间,并且与所述的白板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的第二柔性感应片包括第二柔性衬底层、第二电极线、第二导电力敏油墨层和第二绝缘网格层,第二绝缘网格层位于所述过渡层与第二导电力敏油墨层之间,第二电极线位于第二柔性衬底层与第二导电力敏油墨层之间,并且与所述白板检测电路电连接,其中:当所述的第一电极线为行电极线时,则所述的第二电极线为列电极线,而当所述的第一电极线为列电极线时,则所述的第二电极线为行电极线,所述的荧光层结合在第一柔性衬底层背对所述第一电极线的一侧表面或者结合在所述第二柔性衬底层背对所述第二电极线的一侧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层为粘合剂层,所述的第一柔性衬底层和第二柔性衬底层为经过电晕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酯薄膜,所述电晕的电晕值为42-46mN/m。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柔性衬底层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居中部位延伸有一第一电极接口,而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居中部位延伸有一第二电极接口;在所述的第二柔性衬底层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第一电极接口的位置延伸有一第三电极接口,而在宽度方向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第二电极接口的位置延伸有一第四电极接口;所述第一电极线引至所述第一电极接口,而所述第二电极线引至所述第四电极接口,其中:第一、第三电极接口彼此配合,并且在该第一、第三电极接口的配合部位以插拔方式配设有一第一电极连接器,而第二、第四电极接口彼此配合,并且在该第二、第四电极接口的配合部位以插拔方式配设有一第二电极连接器,第一、第二电极连接器均通过线路与所述的白板检测电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力敏油墨层和第二导电力敏油墨层由油墨溶剂、油墨粘合剂和导电纳米粒子构成,油墨溶剂与油墨粘合剂的质量比为1.5~6∶1,油墨粘合剂与导电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5~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畅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畅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7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控玩具的接收控制电路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