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潜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8388.5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威孝 |
主分类号: | F42B12/02 | 分类号: | F42B12/02;F42B1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7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潜弹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武器,尤其是一种深潜弹。
背景技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然而,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仍充满各种各样的局部冲突,同时,更是隐藏着大量的武装冲突危机。我国是一个濒海国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必将对我国构成极大的战略扼制,也必将背后挑起更多的诸如黄岩岛和钓鱼岛之类的冲突,严重危害我国领土安全和经济建设。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就没有长久的和平与安宁,因此,提高我国海防力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反潜导弹、反潜鱼雷等海洋炸弹是极为重要的海防武器,然而,由于受到耐压材料、弹壳厚度等因素的影响,其海洋战头深度一般都在1500米之内,严重影响其攻击效果,大大削弱了其威慑力量;另外,这些海洋炸弹受敌方的防御炸弹拦截后即被摧毁,从而失去了战斗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各种海洋炸弹战斗深度较浅及受敌方防御炸弹拦截后即被摧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潜弹,它能潜入任意深度的海底,且受敌方防御炸弹拦截后亦不会被摧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潜弹,含有壳弹与芯弹,其特征是:壳弹内含芯弹腔,芯弹置于芯弹腔内,壳弹能横向或纵向分离,壳弹横向或纵向分离后释放芯弹,或外置芯弹。所述芯弹腔内的芯弹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壳弹材料为抗压抗爆材料,其厚度较大,使壳弹有强大的抗压和抗爆能力,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能潜入任意深度的海 底,并能长时间潜伏待命,同时,受敌方防御炸弹拦截后,因壳弹的保护,芯弹亦不会被摧毁。战斗时,壳弹横向或纵向分离,释放芯弹,或外置芯弹,进而实施攻击。
优选的,壳弹包含有壳弹头、壳弹身、芯弹腔、隐身层和推进部。壳弹头与壳弹身通过横向联接部联接密封,横向联接部呈倾斜状,使壳弹头和壳弹身联接得更为牢固。在壳弹外表设置有隐身层,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隐身性,壳弹后尾的推进部推动壳弹前进。芯弹置于芯弹腔内,并可从芯弹腔中释放出来,芯弹亦可与壳弹身联为一体,共同组成战斗体。攻击时,壳弹从深海上升,壳弹头和壳弹身从横向联接部分离,释放或外置芯弹而发生攻击,其攻击方式有多种,以下优选几种攻击方式加以说明:一种方式为,壳弹头和壳弹身分离,释放出芯弹后,芯弹顶着壳弹头一起前行进行攻击;第二种方式为,释放出来的芯弹单独发生攻击;第三种方式为,壳弹头分离出去后,外置芯弹,芯弹与壳弹身联为一体进行攻击;第四种攻击方式为,壳弹头分离出去后,芯弹稍向前伸出,以使芯弹外置更多部分,芯弹稍向前伸出后仍与壳弹身联为一体进行攻击。
优选的,壳弹包含有壳弹上体和壳弹下体,壳弹上体和壳弹下体通过纵向联接部联接,壳弹上体和壳弹下体相联接后形成芯弹腔,芯弹腔内可容纳芯弹。壳弹外表有隐身层,壳弹上体和壳弹下体能从纵向联接部处分离,壳弹上体和壳弹下体从纵向联接部分离后,释放芯弹而实施攻击。
优选的,芯弹腔内配置一个或多个芯弹,在多个芯弹中,可配置一定数量的假弹。
优选的,壳弹的推进部可设置一个推进部,亦可设置多个推进部,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潜伏时间、航程和攻击速度。
优选的,壳弹头似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或圆锥形或其他能减少前进阻力的形状。壳弹身形状似柱形,壳弹身形状亦可似椭球形或其他能减少前进阻力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潜入海中任意深度,同时能抵抗敌方拦截弹的攻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攻击方式A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攻击方式B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攻击方式C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攻击方式D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攻击方式图。
图8为实施例3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攻击方式I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3的攻击方式II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4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5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6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7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弹头,2.横向联接部,3.隐身层,4.壳弹,5.壳弹身,6.芯弹,7.芯弹腔,8.推进部,9.壳弹头,10.芯弹,11.壳弹上体,12.纵向联接部,13.壳弹下体,14.芯弹,15.芯弹,16.末端推进部,17.中间推进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威孝,未经刘威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83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