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件一次复合自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8873.2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立;陈建龙;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8/00;B32B4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寿珍;朱世林 |
地址: | 13004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内饰板件 一次 复合 自动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一次复合成型制备以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材料为基板、以PVC或TPO材料为面饰层的汽车内饰板件的成型装置,该装置尤其特别适用于面饰层具有缝纫线的复合成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性价比等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汽车及汽车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对高性价比、环保产品的追求给主机厂和各配套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使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又要使产品成本最小化。内饰材料的轻量化,环保化,低噪音化,高强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同等材料同等加工质量下改变加工工艺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目前,以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材料为基板、以PVC或TPO材料为面饰层的复合内饰板件(如门板插件、门板扶手等)的生产工艺过程是:在不同的工位上先将喷涂好胶粘剂的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基板或PVC、TPO面饰层放置在加热箱中加热活化胶粘剂,再把加热活化好的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基板或PVC、TPO面饰层放置在复合模具中复合,而带有缝纫线的面饰层在复合过程中的缝纫线定位困难,后期需要手工处理面饰层边界,该工艺生产工序繁多,良品率低,所需人力物力资源大,节拍慢,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目前生产汽车复合内饰板件存在的工序繁多、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件一次复合自动成型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制备以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材料为基板、以PVC或TPO材料为面饰层的汽车内饰板件,尤其特别适用于面饰层具有缝纫线的复合成型。
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件一次复合自动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的横向移动机构、固设在该横向移动机构的滑台上的具有真空气腔的成型凹模和固设在液压机上工作台上的成型凸模;在横向移动机构的滑台之前端上设置一可向所述成型凹模模腔上发射定位光线的红外线激光定位装置,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通过垂向移动机构设置一可进、出成型凹模模腔的加热器。
所述的红外线激光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的门型框架、设置在该门型框架横梁上的一排红外线激光灯。
所述的加热器是由通过管路与电热风机连通的仿成型凹模模腔形的壳体构成,在壳体的周壁上开有均布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汽车内饰板件一次复合自动成型装置备汽车复合内饰板件的工作原理是:
将具有热熔胶的且带有缝纫线特征的PVC或TPO材料的面饰层和聚合物基麻纤维复合基板分别置于所述的复合模具的凹模具和凸模上,启动红外线激光定位装置,使面饰层的缝纫线与激光线重合,并且周边边界与凹模边界对齐,同时启动真空泵,使带有喷涂完毕胶粘剂的且带有缝纫线特征的PVC或TPO材料的面饰层吸附在复合模具的凹模中;通过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将面饰层所在的凹模移出压制工位,使其对正到纵向移动机构正下方;开启垂向移动机构,使加热器移动至面饰层表面,活化面饰层上面的胶粘剂;加热器移回至初始位置;面饰层所在的复合模具凹模移动至初始位置,合模,复合结束后,脱模后即获得复合内饰板件成品。
采用本实用新型制备汽车内饰板件的复合成型装置制备汽车复合内饰板件,实现了在同一工位上的一次压制即可完成产品的制备,因此,显著的简化了生产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并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红外线激光定位装置4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加热器6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加热器6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所示横向移动机构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一种汽车内饰板件一次复合自动成型装置,包括设置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的横向移动机构1、固设在该横向移动机构的滑台11上的成型凹模2和固设在液压机上工作台上的成型凸模3;在横向移动机构的滑台11之前端上设置一可向所述成型凹模2模腔上发射定位光线的红外线激光定位装置4;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通过垂向移动机构5设置一可进、出成型凹模2模腔的加热器6。成型凹模2的模腔壁上设有数个与模具后端气腔相通的通孔,模具后端气腔通过管路与真空泵相连接(图中简略未标出)。
参照图2,所述的红外线激光定位装置4,包括设置在液压机下工作台上的门型框架41、设置在该门型框架横梁上的一排红外线激光灯42。激光灯所发射的光可在成型凹模2的模腔壁上映出一条定位线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博超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8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式防水防滑鞋底
- 下一篇:一体化干挂岩棉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