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机械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9091.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生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5/143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61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检测 装置 机械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过滤装置,具体是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机械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水或油等液体的管道过滤系统中,特别是一些小型提设备中,过滤器经过长时间对液体中杂质的过滤,很容易堵塞需要定时进行清理更换。目前检测过滤器受污染或堵塞的程度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采用通过个人主观意识去认为它的好坏进行更换,这对用户的要求较高,所以难以推广。第二种:通过计算水流经过滤器的总数,当总通水量达到预定值的时候进行更换过滤器,但此法在使用上即使流量计算准确,不同水质状况在相同的流量时,过滤器污染和堵塞的情况也不同,因而此法也难以广泛应用。第三种:通过使用时间的长短进行更换过滤器,但此法只是一个大概计算法,在相同的时间,各地的水源水质和通水流量不同时,过滤器污染和堵塞的情况相差很大,因而此法也无法准确检测到过滤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第四种:借助先进的设备仪器进行光电法检测过滤器,此法须将过滤器拆出,利用过滤器表面附着的粒子反射光束的办法来检测,一般只在实验室使用,因而不是所有用户可以做到。同时,也有部分采用压力检测装置检测进出口的压力差值来判断,但是现有的这种设备压力差值在读取时,经常因为阀门开管大小液体粘稠度不同等原因出现误差,造成误操作,影响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机械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机械过滤器,包括安装在管道上的进液阀门和机械过滤器,过滤器上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管道内和过滤器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和报警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进液阀门前的管道内、过滤器进液腔内、过滤器的出液腔内和出液管道内。
所述过滤器的进液腔和出液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
所述报警器包括有闪烁灯和发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由于采用多个压力传感器,将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压力差,过滤器内的进液腔和出液腔内压力差实时检测出来。并有信息处理器模块(即cpu)将几个压力值进行综合比较。对过滤器的流通状态进行精确判定,从而减小误操作,即保护了设备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对过滤器堵塞情况监测器,可以连续、准确地对机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进行监测,人们还可以根据堵塞情况主动地对过滤器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得以安全、有序的进行。使用一段事件后程序还可自动准确地提示用户更换过滤器,或更换过滤器中的滤网。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进液管道,2为进液阀门,3为过滤器,4为压力表,5为双层过滤网,6为压力传感器A,7为压力传感器B,8为压力传感器C,9为压力传感器D,10为处理器模块,11为显示器,12为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机械过滤器,包括安装在管道上的进液阀门2和机械过滤器3,过滤器3内设有可拆卸的双层过滤网5。过滤器上安装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液管道1内的压力传感器A、过滤器进液腔内的压力传感器B、过滤器出液腔内的压力传感器C和出液管道内压力传感器D。上述四个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处理器模块10。所述处理器模块10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11和报警器12。所述过滤器3的进液腔和出液管道上均设有压力表4。所述报警器12包括有闪烁灯和发声器。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生,未经王惠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90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