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9453.6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惠生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2B1/18;F22D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5661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垃圾 焚烧 余热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染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传统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产生的热量具有周期性和不稳定性,余热难以利用的特点,因此,大部分的锅炉余热多以蒸发处理为主。但在水汽蒸发过程中,对余热锅炉主体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造成锅炉使用寿命的降低,或影响锅炉的处理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主体和蒸发主体分离的余热锅炉,有利于减少设备的损坏,以提高锅炉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包括换热主体,换热主体侧部和上部分别设置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底部设有灰斗,所述余热锅炉采用水管锅炉,锅炉管横向布置,便于清灰;换热主体上方还设有蒸发水箱,蒸发水箱上部敞口,有利于锅炉内产生的水汽进入蒸发水箱内蒸发掉,换热主体与蒸发水箱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管路设置在换热主体的最高处,蒸发水箱内部设有浮球液位控制阀、侧部连接有补水管,补水管下端与换热主体下部相连通。
所述锅炉炉膛内烟气流速控制在10~12m/s,锅炉换热面积按每吨位25-30㎡布置。
所述锅炉的换热主体上部水面倾斜5~10°,可有效防止蒸汽积存。
工作时,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烟气入口进入余热锅炉换热主体内,经过锅炉的水循环作用,烟气热量被大部分吸收后由烟气出口排出,吸收的热量使锅炉内的水转化为水汽向上流动,水汽进入蒸发水箱蒸发掉,避免了水汽对锅炉的腐蚀;当蒸发水箱水位下降时,浮球液位控制阀作用控制通过补水管向锅炉换热主体下部补水,以及时补充锅炉内蒸发掉的水分,保障锅炉内的正常水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
(1)该余热锅炉在换热主体上方设置与其相连通的蒸发水箱,蒸发水箱上部敞口,经过锅炉的水循环作用,将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处理,同时换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汽由蒸发水箱蒸发掉,避免了水汽对锅炉的腐蚀,提高了锅炉的使用寿命;
(2)蒸发水箱内设置浮球液位控制阀,并在侧部设置与锅炉换热主体下部连通的补水管,能及时补充锅炉内蒸发掉的水分,保障锅炉内的正常水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余热锅炉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烟气进口;2、换热主体;3、烟气出口;4、蒸发水箱;5、浮球液位控制阀;6、补水管;7、锅炉管;8、灰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包括换热主体2,换热主体2侧部和上部分别设置烟气进口1和烟气出口3,底部设有灰斗8,所述余热锅炉采用水管锅炉,锅炉管7横向布置,便于清灰;换热主体2上方还设有蒸发水箱4,蒸发水箱4通过设置在换热主体2上的支架支撑固定,蒸发水箱4上部敞口,有利于锅炉内产生的水汽进入蒸发水箱4内蒸发掉,换热主体2与蒸发水箱4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管路设置在换热主体2的最高处,蒸发水箱4内部设有浮球液位控制阀5、侧部连接有补水管6,补水管6下端与换热主体2下部相连通。
所述锅炉炉膛内烟气流速控制在10~12m/s,锅炉换热面积按每吨位25-30㎡布置,。
所述锅炉的换热主体2上部水面倾斜5~10°,可有效防止蒸汽积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生,未经王惠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9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