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沉降的脱氧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9515.3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礼;倪翀奕;孙群;吕春风;康磊;李广帮;常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沉降 脱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生产过程中钢水脱氧剂,涉及是一种含有钢芯的铝脱氧块,尤其一种易于沉降的脱氧体。
背景技术
目前炼钢厂在炼钢过程中,由于铝具有较强的脱氧能力,通常是采用金属铝进行炼钢脱氧,一般是铝锭、铝粉、铝粒等纯铝制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尽管铝是一种优良的脱氧剂,由于金属铝密度小,约为钢水的1/3,也远低于熔渣的密度,因此在高温环境下,投入的铝质脱氧剂一部分汽化,另一部分浮在渣层上面。这样不仅损耗大,而且脱氧效果差,加大了炼钢成本。
为了增加脱氧剂的比重,降低投入钢水后脱氧剂的上浮速度,延长脱氧反应时间,提高铝的收得率,通常采用在铝块中加入钢芯的方法。
专利《铁芯铝复合脱氧块》(申请号:200420076663.3)公开了一种脱氧剂,其特征为脱氧块为实心块,外形为上下带有圆弧过渡的圆柱体或带有圆弧过渡的半球体;铁芯处于脱氧块的芯部,外部为金属铝,铁芯材料可以是铁质材料或钢质材料。脱氧块沉入钢水后不易上浮,提高脱氧反应时间和金属铝的收得率。但是,由于该脱氧剂外形不符合流体动力学原理,在钢水中下降时阻力较大,下降深度有限,还需要改进。
专利《钢芯铝》(申请号:200720089580.1)公开了一种新型脱氧剂,该脱氧剂包括钢芯和纯铝体,所述的钢芯包裹在纯铝体内,所述的钢芯铝为圆锥台体,所述的钢芯为圆柱体,钢芯位于纯铝体内靠近圆台体小端的中心轴线上。该方法可以适当增加脱氧体的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铝的收得率。但是由于脱氧体外形为圆台形状,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该形状物体在钢水中的阻力并不是最小的,因此还有改进的必要。
同样,专利《一种新型铝铁复合脱氧剂块》(申请号:200720129155.0)公开了一种新型脱氧剂。该脱氧剂同样包括钢芯和纯铝体,与上述专利所不同的是,该脱氧剂块外形呈陀螺形状或弹头形状。同样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该形状物体在钢水中的阻力并不是最小的,因此还有改进的必要。
如上所述,传统的铝脱氧剂还存在铝收得率低的缺点。
众所周知,近似水滴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最小。深海潜艇也正是运用这个道理研制的,在深海仍可抗拒超大的阻力保持高速前进。事实上,只要尾巴与行进方向始终相反,就可以如潜艇一样高速行进了。只是,因科技水平所限制,该形状很难运用于实践,如:在空气中运动的子弹做近似水滴形空气阻力最小,但是为了提高膛内加速度,后端通常制成凹形,同时为了提高穿透力前端设计成圆锥形;潜艇也只是前端模仿了罢了,至于火箭,受限制更多不管从经济还是从技术难度上看,都很难采取近似水滴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沉降的脱氧体,其外为近似水滴状,脱氧体内部的钢芯可增加脱氧体密度,减小脱氧体下降时钢水对其阻力,从而来提高脱氧体沉入钢水的速度,增加其下降深度,可进入较深钢液内部,降低铝的汽化率,铝收得率高的优点,提高脱氧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脱氧体由钢芯和纯铝体组成,脱氧体的纯铝体外形为近似水滴状,所述的钢芯为球体,包裹在纯铝体内,位于脱氧体的水滴状纯铝体大端的中心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近似水滴状的脱氧体大端为半球体,尾部为圆锥体,半球体半径与圆锥体高度比为1:2~1:4;
本实用新型所述脱氧体的钢芯距脱氧体大端外缘1~10mm,钢芯直径与脱氧体大端半球体直径比为1:3~5:7。
本实用新型脱氧体的钢芯的材质为工业纯铁或普碳钢,铝的纯度大于99%。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脱氧体是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外形设计为近似水滴状且钢芯位于脱氧剂的大端,使其大头朝下,可有效减小钢水对脱氧体的阻力,采用纯铝体包裹在比重较大的钢芯上增大脱氧剂的比重,可增加脱氧剂进入钢水的深度,且不会上浮与渣、气接触避免烧损,这样,既有效地降低了铝体的汽化率,又降低了铝体的损耗,大大提高了脱氧效果,提高铝的收得率,降低了脱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纵剖面视图
图3是图1A -A剖面视图
附图中1-钢芯、2-纯铝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9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