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嗅辨位智能恶臭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0570.4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包景岭;刘伟玲;李昌建;李伟芳;张菲菲;王健壮;邹克华;刘咏;宁晓宇;王亘;王元刚;张欢;翟增秀;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温国林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嗅辨位 智能 恶臭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恶臭测定仪,特别涉及一种多嗅辨位智能恶臭测定仪。
背景技术
目前恶臭污染在世界七大公害中居于第二位,对于石油化工、制药和橡胶等很多产生异味的行业,常常需要对恶臭或异味气体的强度及浓度进行测试。关于恶臭测试的方法,目前中日韩使用的是同一种静态稀释方法,欧美国家则采用动态稀释方法。我国的恶臭测试方法采用从日本引进的三点比较式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除水、过滤和除味得到洁净空气,通过静态配气稀释恶臭样品至需要的稀释倍数,交给6个嗅辨员组成的嗅辨小组判断臭气有无,得到每个嗅辨员的个人嗅觉阈值,再根据公式计算样品的臭气浓度。关于静态配气方法说明:使用所需体积的针筒抽取一定体积的臭气样品注入装有洁净空气的3升实验袋,进行静态稀释混合,这种方法是目前通用的方法。我国于1994年制定了该恶臭测试的国家推荐标准方法。
现在全国恶臭污染测试领域的实验仪器普遍采用的是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设计提供的静态稀释系列产品,实验方法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1)现有实验测定中的各个步骤都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存在精度和稳定性的误差;
2)目前国内公开号为CN201965123U,公开日为2011年9月7日的专利中:仅提供一个嗅辨位,使得嗅辨员只能单独在仪器上进行气味有无的判断,实行人员流动实验,相互之间存在干扰;
3)已公开的公开号为CN201464457U,公开日为2010年5月12日的专利中:仅存在一个出气口,不存在三点比较式方法,不能应用强制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嗅辨位智能恶臭测定仪,提高了动态配气的精度及稳定性;六位嗅辨员同时进行试验,并且运用转向出气装置及强制选择法可以更好的满足国内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多嗅辨位智能恶臭测定仪,包括:动态稀释装置和嗅辨实验台,所述动态稀释装置包括测控气路和控制系统;测控气路包括参比气体气路、混合气体气路和被测气体气路;嗅辨实验台包括:六组气体管路及六组转向出气装置,
所述参比气体气路通过管路由气源接入口连接第一稳压阀,所述第一稳压阀分别连接第一调节阀和第二调节阀,所述第一调节阀连接顺序并联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二调节阀连接顺序并联的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第九电磁阀、第十电磁阀、第十一电磁阀和第十二电磁阀;
所述混合气体气路通过管路由所述气源接入口顺序连接第二稳压阀、第一质量流量控制计和文丘里混流管,所述文丘里混流管连接顺序并联的第十三电磁阀、第十四电磁阀、第十五电磁阀、第十六电磁阀、第十七电磁阀和第十八电磁阀;
所述被测气体气路通过被测气体管路由所述气源接入口连接第三稳压阀,再由被测气路连接口连接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内装有采样袋,所述采样袋通过所述压力容器连接被测气体接口,再由所述被测气体接口连接顺序并联的第二质量流量控制计、第三质量流量控制计和第四质量流量控制计后,连接所述文丘里混流管;
每组转向出气装置包括一个电机,一个圆盘及三个嗅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圆盘垂直相连,一个嗅杯作为臭气稀释出口与被测气体气路相连,另外两个嗅杯作为洁净气体出口与参比气体气路相连,嗅杯彼此之间呈均匀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圆盘上,所述电机带动所述圆盘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使所述圆盘上的嗅杯随机旋转位置;
所述控制系统与18个电磁阀、4个质量流量控制计和6个电机通过控制线相连;每组气体管路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口由所述动态稀释装置连接到所述嗅辨实验台桌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0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序列规划的方法
- 下一篇:交通流疏散时间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