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氟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1314.7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华;文丽华;王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H01L31/04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氟高耐候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背膜,特别是一种含氟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膜。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组件和电池背膜。电池组件是由各种半导体元件系统组装而成,因为必须加以保护以减轻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减轻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的封装材料即电池背膜的研究就非常,要求电池背膜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和绝缘性。同时由于长年暴露在室外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目前国内晶硅太阳电池组件封装用背膜主要有复膜型和涂覆型两类,目前主要以复膜型背膜为主,而复膜型背膜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耐候层材料等与基材之间的粘结力不能持久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出现层间分层玻璃的现象。并且其与空气面接触的耐候层普遍存在耐磨性能差、容易老化的问题,特别是空气中粉尘较大,背膜上积聚粉尘,经风吹雨打后,表面磨损较大,这直接影响着整个背膜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氟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氟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PET基材, PET基材的外侧面设置有含氟聚合物薄膜,其内侧面设置有聚烯烃层,在PET基材和含氟聚合物薄膜之间为接枝层,接枝层和PET基材之间由第一粘结层连接, PET基材和聚烯烃层之间由第二粘结层连接,含氟聚合物薄膜外依次设有铝层和耐磨保护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PET基材的厚度为100~300μm。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含氟聚合物薄膜的厚度为10~50μm。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聚烯烃层的厚度为20~150μm。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铝层的厚度为25~58μm。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耐磨保护层的厚度为35~80μm。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所述耐磨保护层为耐磨聚氨酯层。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其在空气接触面增加了耐磨保护层,使得该背膜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在粉尘、沙层环境中使用,表面磨损小;解决了传统复合型背膜的层间剥离强度偏低的弱点,具有高耐湿热环境下持久的卓越优良的层间剥离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氟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膜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含氟高耐候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PET基材3, PET基材3的外侧面设置有含氟聚合物薄膜6,其内侧面设置有聚烯烃层1,在PET基材3和含氟聚合物薄膜6之间为接枝层5,接枝层5和PET基材3之间由第一粘结层4连接, PET基材3和聚烯烃层1之间由第二粘结层2连接,含氟聚合物薄膜6外依次设有铝层7和耐磨保护层8。所述PET基材3的厚度为100~300μm。含氟聚合物薄膜6的厚度为10~50μm。聚烯烃层1的厚度为20~150μm。铝层7的厚度为25~58μm。耐磨保护层8的厚度为35~80μm。所述耐磨保护层8为耐磨聚氨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新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1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