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放大读数的滴定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2717.3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影洲;李岳姝;徐宏宾;刘欣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鸡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18 | 分类号: | G01N31/1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58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大 读数 滴定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具体的是一种滴定管。
背景技术
滴定管是用来准确放出不确定量液体的容量仪器。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读数时要求视线、刻度、液面的凹面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滴定管管体直径较小,所以液面凹点、管体上的刻线及刻度数也不可能标示的非常明显,如果该滴定管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刻线及刻度数就更加不清楚了,而滴定管毕竟是一种容量仪器,所以如果刻线或刻度数不明显,尽管操作者各项操作都合乎规范,也有可能带来实验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发生;尤其是在夜间,通常光线较暗,本就不利于辨识,此时进行滴定操作,对操作者的眼睛不啻为一种挑战,但很多的化学实验是在夜间也要进行的;还有的是,如果实验者年龄较大或视力不好,滴定操作后,读取滴定管上的刻度对这类人来说往往不很轻松;上述各种情况都说明了,不论在何时,也不论操作者是何人,能直观、清楚的辨识滴定管上的读数,对滴定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将读数放大的滴定管,使用该滴定管进行操作时,不管光线是否充足,滴定管上的刻度数都能清晰的呈现,方便操作者看清、读准刻度数。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放大读数的滴定管,包括滴定管体及放大镜,其中放大镜包括透镜组、外壳及LED灯组件,透镜组中的各个透镜通过挡圈彼此隔开并固定在外壳内,外壳的前端螺纹连接透明可视端盖,外壳的后端螺纹连接LED灯组件;所述LED灯组件,包括灯座,灯座与外壳的后端螺纹连接,灯座内设置电池仓,电池仓内置纽扣电池,该纽扣电池电路连接电路板,电路板上焊接LED灯,该LED灯置于灯座的后端面上,灯座的后端面设有透明可视结构,在灯座的侧面设置有开关按钮,另外,灯座的后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松紧套环,松紧套环套在滴定管体上。
优选所用的LED灯为多个,在灯座后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布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放大读数的滴定管,配套设置了放大镜组件,该放大镜内还设置了LED光源,打开LED灯的开关,可照亮滴定管内液体及管体上的刻线,当滴定开始及完毕后,相应挪动松紧套环在滴定管上的位置,对准液面,则液面的凹面最低点及该点对应的刻线、刻度数就会通过放大镜放大显示出来,同时在有背景光源的帮助下,即使操作者的视力不太好,或实验室的光线不充足,也会轻易的看清读数,尽量减少人为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放大读数的滴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大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可放大读数的滴定管,包括滴定管管体10及放大镜20,其中放大镜20包括透镜组、外壳22及LED灯组件,透镜组中的各个透镜24通过挡圈23彼此隔开并固定在外壳22内,外壳22的前端螺纹连接透明可视端盖21,外壳22的后端螺纹连接LED灯组件,所述LED灯组件,包括灯座25,灯座25与外壳22的后端螺纹连接,灯座25内设置电池仓,电池仓内置纽扣电池26,该纽扣电池26电路连接电路板30,电路板30上焊接LED灯27,该LED灯27置于灯座25的后端面上,LED灯27优选采用多个,并在灯座25的后端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另外,在灯座25的后端面上设有透明可视结构29,在其侧面设置有开关按钮31,并在灯座25的后端面上还固定连接有松紧套环28,该松紧套环28套在滴定管管体10上。
使用本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开始时,首先需记录初始液位,可移动松紧套环,将放大镜对准初始液位,如果光线不足,可打开开关按钮,LED灯照亮管体,管体内液位、刻线及刻度数则经过透镜组的放大,清楚的呈现在操作者眼前,操作者可轻松的记录初始读数;滴定完毕后,再次移动松紧套环,如前所述,通过放大镜读取最终读数,整个滴定过程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鸡西大学,未经鸡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2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