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化镁法烟气脱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411.X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恒凯;陈公卫;陆阳;蔡琦;马继德;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镁 烟气 脱硫 设备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气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镁法烟气脱硫设备。
(二)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燃煤电厂的大型锅炉设备脱硫工程已经基本建设完毕,大部分专业脱硫公司把目光转向中小型机组的烟气脱硫,中小型机组的脱硫工艺也在不断发展中。
氧化镁作为脱硫剂,化学反应活性要远大于钙基脱硫剂。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氧化镁储量约为160亿吨,占全世界的80%左右,发展成熟的氧化镁法脱硫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通过对近几年来氧化镁法脱硫项目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长期运行,传统的氧化镁浆洗-再生法脱硫工艺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工艺复杂,投资大;2、氧化镁再生率低。亚硫酸镁煅烧再生氧化镁需要8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硫酸镁煅烧再生氧化镁则需要更高的温度,随着系统内硫酸镁含量的增加造成氧化镁转化率越来越低;3、实际运行成本高。再生过程控制不好会造成较大的热损失,同时消耗大量还原碳;4、塔内结垢。因为氧化镁再生率低,导致脱硫效率下降,为维持较高的脱硫效率,PH值需要控制在7以上,导致长期运行后吸收塔内结垢。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氧化镁法在国内中小型机组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投资小、运行成本低、效率高、可避免脱硫剂巨大浪费和防止吸收塔内结垢堵塞的氧化镁法烟气脱硫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氧化镁法烟气脱硫设备,包括吸收塔和氧化镁粉仓,氧化镁粉仓依次连通有制浆池、循环池和沉淀池,吸收塔底部设有通向循环池的管道,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池通过吸收塔循环泵与吸收塔上部的喷淋层相连接,沉淀池顶部通过清液返回泵与制浆池相连接,沉淀池底部通过排渣泵与板框压滤机相连接,板框压滤机底部分别与循环池和废水处理设备或七水硫酸镁制备设备相连接。
所述制浆池通过供浆泵与循环池相连接,循环池和沉淀池采用半通式连接,底部分别设置有氧化空气管道,氧化空气管道分别与氧化风机相连接。
所述沉淀池为平流式的,沉淀池内设置有脉冲悬浮装置,循环池和制浆池内均设有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去掉了传统的氧化镁浆洗-再生法中氧化镁再生工序,增加了清液返回、滤液回收等多道工序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
(2)脱硫工艺采用循环氧化一体结构的反应池,循环液吸收SO2后生成亚硫酸镁,从脱硫塔进入循环池后直接氧化为硫酸镁溶液,避免了结垢及淤积,节省了投资费用;
(3)脱硫工艺采用板框式压滤设备,相比于真空皮带脱水机和捞渣设备,大大节约了空间和投资;
(4)企业可自主选择废水处理方式,包括回收排放废液中的七水硫酸镁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或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氧化镁浆洗-再生法脱硫工艺复杂、投资高、氧化镁再生率低、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缺点,尤其适合国内中小型机组烟气脱硫,对我国能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塔,2氧化镁粉仓,3制浆池,4循环池,5沉淀池,6管道, 7吸收塔循环泵,8喷淋层,9清液返回泵,10排渣泵,11板框压滤机,12废水处理设备,13七水硫酸镁制备设备,14供浆泵,15氧化空气管道,16氧化风机,17搅拌装置,18脉冲悬浮装置。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实施例包括吸收塔1和氧化镁粉仓2,氧化镁粉仓2依次连通有制浆池3、循环池4和沉淀池5,吸收塔1底部设有通向循环池4的管道6,循环池4通过吸收塔循环泵7与吸收塔1上部的喷淋层8相连接,沉淀池5顶部通过清液返回泵9与制浆池3相连接,沉淀池5底部通过排渣泵10与板框压滤机11相连接,板框压滤机11底部分别与循环池4和废水处理设备12或七水硫酸镁制备设备13相连接。制浆池3通过供浆泵14与循环池4相连接,循环池4和沉淀池5采用半通式连接,底部分别设置有氧化空气管道15,氧化空气管道15分别与氧化风机16相连接。沉淀池5为平流式的,沉淀池5内设置有脉冲悬浮装置18,循环池4和制浆池3内均设有搅拌装置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肺癌药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吉非替尼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