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测距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701.4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姚钦;王颉;刘晓燕;贾宏博;国佳;张慕哲;王聪;姜媛媛;陈珊;张琳;郑颖娟;田大为;熊端琴;谢溯江;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3/10 | 分类号: | G01C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穆瑞丹 |
地址: | 10014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测距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激光测距仪。
背景技术
在科学实验和工程作业中,经常需要测量两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尺具直接进行测距。然而,尺具的长度有限,难以测量较长的距离,并且,当测量路径中存在河流、暗沟等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尺具就难以直接测距,操作十分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使用激光测量距离的装置,该装置利用一个激光发射器将激光发射到待测物体表面,激光被待测物体反射至激光发射器附近的激光接收器,由时间记录仪记录激光往返所需的时间,并通过计算测得激光测距仪到待测物体表面的距离。
这种激光测距装置可以解决尺具测距的局限性,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由于激光光速很快,激光往返的时间很短,这种测距方法对于激光发射器、时间纪录仪等仪器的精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就无法保证测量精度,因此,这类激光测距仪的成本一般都很高,无法进行广泛的工程推广;②在多台激光测距仪同时工作时,激光接收器很容易接收到其他测距仪的激光信号,这样就会影响测量结果,因此这类激光测距仪的抗干扰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测距仪成本很高且抗干扰能力差,而提供了一种成本较低且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激光测距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测距仪,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间隔一段距离,且两个所述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
两台激光发射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转轴上,两台所述激光发射器可以分别围绕对应的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且两台所述激光发射器所发出的激光束位于同一平面内。
上述激光测距仪中,还包括:
两个刻度盘,均为以两个所述转轴的轴线为圆心的半圆形,所述刻度盘上设置有角度值。
上述激光测距仪中,所述激光发射器具有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刻度盘配合指向不同角度值。
上述激光测距仪中,还包括:
信息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两台所述激光发射器基于两个所述转轴轴心连线的偏转角度,并将该偏转角度转化为数字信号;
显示屏,用于显示测量得到的距离,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本体表面;
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所述处理单元的信息输入端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的信息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的信息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信息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激光测距仪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间断地对偏转角度进行信息采集。
上述激光测距仪中,所述信息采集单元每隔10秒对偏转角度进行一次信息采集。
上述激光测距仪中,所述激光发射器上设置有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测距仪,包括本体和两台激光发射器,本体上设置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间隔一段距离,且两个转轴的轴线相互平行;两台激光发射器,分别安装在两个转轴上,两台激光发射器可以分别围绕对应的转轴的轴线转动,且两台激光发射器所发出的激光束位于同一平面内。测量人员通过调整两台激光发射器,使两束激光在待测物体表面汇聚,此时两个转轴轴心的连线和两束激光共同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在测量两台激光发射器相对两个转轴轴心连线的角度后,通过平面几何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到待测物体表面距离激光测距仪的直线距离。这样的设计,不需要考虑激光的光速,也不需要设置时间记录仪等高精度仪器,成本较低,利于广泛的工程推广;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测距仪在测距过程中不需要接收反射的激光,因此不需要设置激光接收器,当然也不会出现误接收其他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而影响测量结果的情况,抗干扰能力强。
②本实用新型的激光测距仪,还包括两个刻度盘,两个刻度盘均为以两个转轴的轴线为圆心的半圆形,刻度盘上设置有角度值;激光发射器具有指针,指针与刻度盘配合指向不同角度值。这样的设计,测量人员可以直接在激光测距仪上读取激光发射器的偏转角度,非常方便,而不需要携带量角器等额外的设备,同时也可以降低测量人员测量时的误差,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动作识别的手语翻译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