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4324.6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才;陈东标;黄嗣罗;林进华;张浩帆;栗雪勇;蒋志军;陆亚东;张骏驰;周讯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4 | 分类号: | F28F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5024 广东省茂名市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强度 胀管槽 热管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中换热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换热器壳程侧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密封效果的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煤气化技术在欧美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几年,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天然气价格一路走高,煤炭价格涨幅相对稳定,国内的炼油厂都在考虑使用煤炭作为制氢的原料,煤制氢工艺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抗风险能力以及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当今全加氢炼油厂的主攻方向。
煤制氢装置是一种工艺成熟的制氢装置,采用煤炭或焦炭原料转化为粗合成气,再生产氢气,是最成熟的煤气化技术。由于煤气中含有H2、H2S,CO2等酸性气体,存在对设备造成腐蚀开裂的威胁。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该类设备的换热器管板的耐腐蚀性能,通常在管板两侧堆焊耐腐蚀材料。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主要有焊接和胀接两种方法,其中焊接位置是在管程侧,由于壳程侧换热管结构的原因,无法在壳程侧进行焊接,只能胀接。普通的贴胀方式在换热管与管板之间存在间隙,当壳程介质进入间隙之中,腐蚀管板的管孔内壁,容易造成管头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胀接强度好、密封效果好,且结构简单、能够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的换热管与管板胀接接头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包括有管板和换热管,其中,所述管板包括有管板本体和堆焊层,所述管板本体的一侧为管程侧,所述管板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堆焊层的一侧之间堆焊形成熔合区,所述堆焊层的另一侧为壳程侧;所述管板设置有管孔,所述堆焊层设置有与所述管孔相通的胀管槽,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管孔和所述胀管槽与所述管板胀接。
其中,所述胀管槽的宽度B设置为5~7mm;所述胀管槽的深度D设置为0.1~0.3mm。
其中,所述胀管槽与所述熔合区之间的距离C设置为4~6mm。
其中,所述胀管槽与所述壳程侧之间的距离A设置为5~6mm。
其中,所述堆焊层设置为不锈钢防腐层。
其中,所述管板的管程侧设置有堆焊层。
其中,所述堆焊层设置为不锈钢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包括有管板和换热管,其中,所述管板包括有管板本体和堆焊层,所述管板本体的一侧为管程侧,所述管板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堆焊层的一侧之间堆焊形成熔合区,所述堆焊层的另一侧为壳程侧;所述管板设置有管孔,所述堆焊层设置有与所述管孔相通的胀管槽,所述换热管通过所述管孔和所述胀管槽与所述管板胀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管板的堆焊层开胀接槽,不仅达到消除胀接间隙的效果,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和胀接强度,而且还防止腐蚀管板,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容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的换热管未胀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的换热管胀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包括有:
管板本体1、堆焊层2、胀管槽3、换热管4、熔合区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次强度胀管槽的换热管与管板密封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管板和换热管4,其中,所述管板包括有管板本体1和堆焊层2,所述管板本体1的一侧为管程侧,所述管板本体1的另一侧与所述堆焊层2的一侧之间堆焊形成熔合区5,所述堆焊层2的另一侧为壳程侧;所述管板设置有管孔,所述堆焊层2设置有与所述管孔相通的胀管槽3,所述换热管4通过所述管孔和所述胀管槽3与所述管板胀接。管孔和胀管槽3使用专用刀具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胀管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机械胀接或者液压胀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管板的堆焊层2开胀接槽,不仅达到消除胀接间隙的效果,提高了密封可靠性和胀接强度,而且还防止腐蚀管板,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容易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4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