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机房电梯联体轿架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5815.2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瑞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7/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电梯 联体 轿架轿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尤其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联体轿架轿厢。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轿厢基本结构普遍为独立的轿架轿厢结构,轿厢固定在轿架上,轿架由侧梁、上梁和下梁组成,但随着无机房电梯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这种电梯轿厢结构的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独立的轿架侧梁占用一定的井道宽度方向的空间,而无机房电梯要求结构紧凑,尽量缩小井道尺寸。而轿架上梁高出轿顶400mm左右,上梁作为轿厢最高部件直接影响井道顶层高度,不符合无机房电梯节能降耗降低建筑费用的要求;另外由于无机房电梯的特点,轿顶成为电梯维修人员主要的工作平台,但轿顶上的轿架上梁极大地阻碍了人员在轿顶上的活动,在轿顶工作需经常跨过上梁;不但影响工作效率且形成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轿厢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联体轿架轿厢,构造简单且能减小电梯宽度和高度外形尺寸,方便安装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可降低电梯井道顶层高度,便于土建结构设计,节省土建施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无机房电梯联体轿架轿厢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靴、轿顶和三面围壁;所述轿顶的中间部位设有上梁,上梁的顶面与所述轿顶的顶面平齐;围壁包括中侧围壁和侧围壁,位于两边围壁的中侧围壁上粘接有侧梁,侧梁的顶部均设有导靴支架,所述导靴和导靴支架之间设有减震阻尼胶垫。
本实用新型无机房电梯联体轿架轿厢,其中,三面围壁与轿顶之间均用螺栓连接。三面围壁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上梁的顶端和两边围壁上的侧梁的顶端汇交于导靴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是将轿架轿厢设计成联体结构,简化了轿厢结构,降低材料成本、减少安装工时;减小井道顶层高度最低要求,减小井道尺寸为用户节省土建费用。一般建筑结构都能满足无机房电梯设计要求,使无机房电梯应用范围更宽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轿厢部件结构图。
图中:1-导靴、2-减震阻尼胶垫、3-导靴支架、4-轿顶、5-上梁、6-侧梁、7-中侧围壁、8-侧围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无机房电梯联体轿架轿厢,包括导靴1、轿顶4和三面围壁。
所述轿顶4的中间部位设有上梁5,上梁5的顶面与所述轿顶的顶面平齐,上梁5也既是中间轿顶板,也就是将轿架侧梁隐形于围壁中,将上梁镶嵌入轿顶中,轿顶形成平坦的无障碍工作平台,可以减小轿厢宽度和高度外形尺寸,节省了材料;而且由于轿顶上没有了处于轿顶中间位置突出的上梁的阻隔,成为平坦的无障碍轿顶,不但极大地方便了维修人员在轿顶的工作,且工作更安全。
围壁包括中侧围壁7和侧围壁8,位于两边围壁的中侧围壁7上粘接有侧梁6,侧梁6的长度与侧围壁8的高度相同,也就是将现有技术中的轿架侧梁与中间侧围壁做成一体结构,轿架围壁体不再与外轿底连接,而改为与内轿底连接,轿架上梁成为轿顶顶板的一部分与前后轿顶板在同一平面内;各围壁之间用M6螺栓连接,侧围壁8与轿顶4用M8螺栓连接为一体。
侧梁6的顶部均设有导靴支架3,所述导靴1和导靴支架3之间设有减震阻尼胶垫2,导靴1通过减震阻尼胶垫2和导靴支架3安装在轿厢顶部,轿顶4与导轨1的相对位置靠调整导靴支架3来实现,即轿厢的垂直度靠调整导靴1前后、左右位置实现。另外,来自电梯运行中传递给导靴1的震动靠导靴1与导靴支架3之间的减震阻尼胶垫2消除,从而可以过滤电梯运行中来自导靴1的水平震动。
所述上梁5的顶端和两边围壁上的侧梁6的顶端汇交于导靴支架3,由此侧梁6既是中侧围壁7的加强筋,又是导靴支架3的刚性支撑梁。由于无机房电梯返绳轮在轿底,侧梁不再承载轿厢自重及额定载荷,故侧梁板材厚度、尺寸可以相对于有机房轿厢侧梁有所减小。
综上,本实用新型是件现有轿架和轿厢合二为一体,轿架、轿厢不再是独立构件,轿架融入轿厢中成为联体结构,即轿架侧梁成为围壁部件;上梁成为轿顶部件。轿顶为平坦的无障碍轿顶,减小电梯轿厢宽度和高度外形尺寸,由于去掉了独立的轿架构件,电梯轿厢净尺寸不变而外形宽度可减小70mm,高度可减小400mm;轿顶不再有妨碍维修人员活动的上梁,成为平坦的无障碍轿顶。降低电梯井道顶层高度400mm。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瑞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瑞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5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