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显示手机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6123.X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5;G02B27/22;H04N13/04;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显示手机皮。
背景技术
随着3D图像的流行,3D技术的创新也随之增加。3D图像是通过投射相邻的两张同一主题的图像来实现的,所述的两张同一主题的图像就是左眼和右眼立体图像对。3D显示技术的关键是怎样把“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两组画面分别分配给左右眼。
目前的3D显示设备,通常需要借助于3D眼镜将“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两组画面分别分配给左右眼,使得用户观看到3D图像效果。对于近视眼用户,在佩带近视眼镜的情况下,不方便再佩带3D眼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3D显示手机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D显示手机皮,所述3D显示手机皮利用驱动装置给设置于手机显示屏上的液晶光栅片加电压进而实现将手机显示屏的左眼图像子像素光线分配给左眼和右眼图像子像素光线分配给右眼,进而实现观看3D图像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显示手机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用于容置手机;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壳体上,用于与液晶光栅片电连接以向液晶光栅片提供电场;
液晶光栅片,用于设置于壳体上以将手机装载于壳体内,所述驱动装置不向液晶光栅片提供电场时,所述液晶光栅片全透光且不改变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在所述液晶光栅片设置于手机显示屏上方且驱动装置向液晶光栅片提供电场时,所述手机显示屏的左眼图像子像素光线和右眼图像子像素光线被液晶光栅片分离开;
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所述液晶光栅片设置于框架上,所述框架可通过卡合 方式设置于壳体上;
双摄像头成像装置,所述双摄像头成像装置设置于框架上,所述双摄像头成像装置包括人体红外光透光片,所述人体红外光透光片仅允许人体红外光透过,使得所述双摄像头成像装置仅能利用人体红外光形成人手原始图像数据,所述双摄像头成像装置利用其自带的无线数据发射模块将所述原始图像数据无线传输给手机本体上的处理器,以计算人手3D位移数据,手机可根据人手3D位移数据生成操作指令。
其中,在所述液晶光栅片设置于手机显示屏上方时,所述液晶光栅片从迎向观察者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液晶层,其中,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导电层,第二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导电层,所述液晶层位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对入射到其上的光线全透射,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提供电场。
其中,所述液晶层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装载有液晶。
其中,所述容置槽为长方体形状。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手机皮利用驱动装置给液晶光栅片加电压时,手机显示屏上的左眼图像子像素光线和右眼图像子像素光线分别被分配给左右眼,可实现观看3D图像的目的,而在未给液晶光栅片通电压时,手机显示屏的图像经液晶光栅片后显示为2D图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3D显示手机皮可方便用户在观看2D和3D图像模式之间做出选择,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便于用户使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D显示手机皮可利用双摄像头成像装置实现人手3D位移数据的输入以达到非接触式操控手机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D显示手机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液晶光栅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种结构的液晶光栅片的成像原理示意图;
请参见图4,图4是图1中框架背向壳体的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3D显示手机皮的双摄像头成像装置实现手机手势数据输入过程中的人手坐标数据的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6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