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用新型离合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6270.7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嗣武;周晓默;吴铁强;张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永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新型 离合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断路器的隔离开关用新型离合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压断路器的快速发展,高压断路器配备用的隔离开关也随之发展。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隔离开关大多数为手动操作,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手动操作还降低了工作效率和高压断路器的使用效率。虽然已有少数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由于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容易出现电动操作与手动操作不能相互转换使用的情况,且电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多年来电动操作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体积小、操作简单和功能可靠的隔离开关用新型离合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离开关用新型离合传动装置,包括由支撑杆间隔设置的夹板和夹板之间依次设置的吸合器、离合机构和辅助开关,所述离合结构包括传动轴和传动轴上依次设置的滑动套杆、小齿轮与曲线转轮,滑动套杆与小齿轮相连,小齿轮与曲线转轮之间套设有离合压簧,小齿轮侧面上设有朝向曲线转轮的插销;夹板内侧设有与滑动套杆相邻的支撑顶杆,支撑顶杆上铰连有三角拐臂,三角拐臂另两个端点分别与吸合器的拉杆、滑动套杆相铰连;传动轴内设有电动机,辅助开关上设有与小齿轮相啮合的大齿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支撑杆间隔设置的夹板和夹板之间依次设置的吸合器、离合机构和辅助开关,所述离合结构包括传动轴和传动轴上依次设置的滑动套杆、小齿轮与曲线转轮,滑动套杆与小齿轮相连,小齿轮与曲线转轮之间套设有离合压簧,小齿轮侧面上设有朝向曲线转轮的插销;夹板内侧设有与滑动套杆相邻的支撑顶杆,支撑顶杆上铰连有三角拐臂,三角拐臂另两个端点分别与吸合器的拉杆、滑动套杆相铰连;传动轴内设有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体积小,操作简单,功能可靠,同时具备顺时针离合传动功能与逆时针离合传动功能;三角拐臂可减少吸合器的受力,降低吸合器故障率,提高离合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合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离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隔离开关用新型离合传动装置,包括由支撑杆9间隔设置的夹板8,构成一固定件,在夹板8之间依次设置的吸合器3、离合机构1和辅助开关5。所述的离合结构1包括传动轴14和传动轴14上依次设置的滑动套杆10、小齿轮11与曲线转轮13,滑动套杆10与小齿轮11相固连,小齿轮11与曲线转轮13之间套设有离合压簧12,在小齿轮11的侧面上设有朝向曲线转轮13的插销15。在夹板8内侧设有与滑动套杆10相邻的支撑顶杆17,支撑顶杆17上铰连有三角拐臂2,三角拐臂2的另两个端点分别与吸合器3的拉杆16下端、滑动套杆10外表面相铰连。在传动轴14内套装设有电动机7,以提供动力。
如图1所示,小齿轮11与曲线转轮13为离合状态时,吸合器3处于断电状态,在离合压簧12的作用下,小齿轮11被推至如图所示位置,同时小齿轮11上的插销15脱离曲线转轮13,此时整个装置处于离合状态;如图2所示,一旦通电后,吸合器3通电,吸合拉杆16,从而拉动三角拐臂2以带动滑动套杆10做轴向运动,通过滑动套杆10推动小齿轮11压缩离合压簧12,以使插销15插入曲线转轮13内,与此同时电动机7也在通电,立刻带动传动轴14旋转,进而带动曲线转轮13的旋转即带动小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隔离开关动作,实现电动操作隔离开关。若装置断电,则回到图1所示状态,若切换辅助开关5,可实现电动机7的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永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昌永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6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梯度折射率二氧化硅增透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包装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