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冷凝器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556699.6 申请日: 2012-10-26
公开(公告)号: CN202869091U 公开(公告)日: 2013-04-10
发明(设计)人: 赵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5B39/04 分类号: F25B39/04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黄灿;安利霞
地址: 10002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空调 冷凝器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调冷凝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车辆配置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优点是燃料完全燃烧,降低CO和HC的生成量,提高发动机的功率;中冷器是任何涡轮增压式发动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位于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空气入口之间,目的在于降低空气入口温度和增加进气密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效率降低NOX的排放。

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整车上增加了一个需要充分散热的中冷器,而中冷器的布置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目前,由于中冷器具有提高发动机效率和降低排放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冷器的散热就比较重要,需要布置在通风散热较好的地方,而且由于中冷器的自身结构布置需求,大多布置在冷凝器前下部,通风最好的地方。

中冷器工作温度是110℃~120℃,而冷凝器工作温度进口是80℃~90℃,出口是50℃~60℃,理论上散热部件的冷却应按先冷却低温后冷却高温的顺序进行,按此原理,中冷器(高温部件)不应布置在冷凝器(低温部件)前部,更不应该在前下部。按环境温度条件40℃,中冷器布置在冷凝器前部,40℃的环境空气经过中冷器换热温度升至55℃~65℃,如果中冷器布置在冷凝器的前下部且冷凝器的流道布置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即冷凝器的过冷区在冷凝器下部,则经过冷凝器的空气温度55℃~65℃不仅不能对50℃~60℃的制冷剂进行降温,反而对制冷剂升温,不利于冷凝器散热,使冷凝器散热效率下降,空调系统过冷度降低,系统制冷量变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结构,其避免了过冷区在冷凝器下部容易受中冷器热辐射影响的情况,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效率,提升了空调系统制冷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芯体、左集液管、右集液管、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冷凝器芯体左、右集液管内并将所述冷凝器芯体分隔成过冷区和冷凝区,所述过冷区位于所述冷凝区上方,所述左集液管与冷凝区、右集液管、过冷区依次连通。

其中,所述右集液管与所述过冷区之间还连接有储液干燥器,所述储液干燥器内设有一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通所述过冷区。

其中,所述出液管底端入液口位于所述储液干燥器底部位置。

其中,所述左集液管设有进气口。

其中,所述过冷区设有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将冷凝器中的过冷区设置于冷凝器结构的上部,在不改变原有冷凝器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空间结构,有利于冷凝器散热,可以提高空调系统过冷度,增加空调系统制冷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出液口;2:过冷区;3:出液管;4:储液干燥罐;5:右集液管;

6:冷凝区;7:左集液管;8:进气口;9:冷凝器芯体;1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过冷区在冷凝器下部容易受冷器热辐射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冷凝器结构。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冷凝器结构,包括冷凝器芯体9、左集液管7、右集液管5、隔板10、储液干燥器4,隔板10安装于左集液管7和右集液管5内并将冷凝器芯体9分隔成过冷区2和冷凝区6,过冷区2位于冷凝区6上方,左集液管7一端设有进气口8,左集液管7与冷凝区6、右集液管5、储液干燥器4依次连通,储液干燥器4内设有一出液管3,出液管3一端位于储液干燥器4底部,另一端与过冷区2连通,过冷区2另一端设有出液口1。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剂流程是: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进气口8进入到左集液管7,从左集液管7分配到冷凝区6中的气液两相区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含有少量气体的气液混合的制冷剂通过右集液管5的下部流到储液干燥器4中进行气液分离,没有液化的制冷剂气体被分流到储液干燥器4上部,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会集中在储液干燥器4下部,出液管3直接通到储液干燥器4底部,受系统压力作用,液体通过出液管3流到位于冷凝器上部的过冷区2,在过冷区2的过冷区中进行继续冷却,过冷后的制冷剂液体从过冷区2的出液口1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6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