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力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6864.8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安藤淳二;松川一孝;原利美;宅野博;可儿正胜;斋藤秀幸;西幸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F16D27/115 | 分类号: | F16D27/115;F16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9623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所谓的被称作电子控制联接器的驱动力传递装置。这种驱动力传递装置以下述方式构成。经由电磁离合器装置的引导离合器将与外侧旋转部件和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差相应的转矩传递至凸轮机构,利用凸轮机构将该转矩转换为相对于主离合器的沿轴向的推压力,并利用被推压的主离合器在外侧旋转部件与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
在电磁离合器装置中,通过电枢被朝磁轭侧吸引,形成为能够在外侧引导离合器与内侧引导离合器之间传递转矩的状态。在该电枢的与磁轭在轴向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构成凸轮机构的移动凸轮部件。由于移动凸轮部件是转矩传递部件,因此一般由以铁为主要成分的材料形成。即,移动凸轮部件是磁性材料。因此,存在通过电枢的磁通向移动凸轮部件侧泄漏的可能性。当该漏磁通大时,存在朝电磁离合器装置的线圈供给电流时电枢并非被朝磁轭侧吸引、而被朝移动凸轮部件侧吸引的顾虑。
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移动凸轮部件中的电枢侧形成有突起,以便减小电枢与移动凸轮部件所能够接触的面积。由此,在电枢与移动凸轮部件的轴向间的大部分形成有空间部,从而能够减少漏磁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6239号公报
然而,根据移动凸轮部件的靠电枢侧的突起的形状不同,可能因漏磁通而磁化。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电枢被吸附于移动凸轮部件,且无法凭借向磁轭侧吸引电枢的吸引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的顾虑。这样,电磁离合器装置无法发挥功能,结果,驱动力传递装置无法发挥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方案1)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具备:圆筒形状的外侧旋转部件;轴状的内侧旋转部件,该内侧旋转部件以能够相对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相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同轴地配置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内;主离合器,该主离合器在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传递转矩;电磁离合器装置,该电磁离合器装置具备引导离合器,该引导离合器能够通过利用磁力将电枢朝磁轭侧吸引而传递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转矩;凸轮机构,该凸轮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离合器与所述引导离合器之间,且将经由所述引导离合器传递的所述外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的旋转之间的相位差转换为轴向的推压力而使移动凸轮部件轴向移动,由此来推压所述主离合器;以及润滑油,该润滑油填充于所述外侧旋转部件与所述内侧旋转部件之间,其中,在所述移动凸轮部件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形成为环状且向所述电枢侧突出,并通过抵接于所述电枢来限制所述电枢的朝向与所述磁轭侧相反的方向的移动,所述突起部具备:内周圆筒面;外周圆筒面;环状的端面,该环状的端面能够抵接于所述电枢;锥状的内周倒角,该锥状的内周倒角将所述内周圆筒面与所述端面的内周缘连接;以及锥状的外周倒角,该锥状的外周倒角将所述外周圆筒面与所述端面的外周缘连接,所述端面的径向长度被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2)优选形成为: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内周圆筒面的内径被设定于92mm以上112mm以下的范围,所述突起部的所述外周圆筒面的外径被设定于96mm以上116mm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1的效果)剩磁通密度越大,则因漏磁通被磁化的移动凸轮部件所产生的对电枢的吸引力越大。因此,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在1.3mm以上,能够充分减小突起部与电枢之间的剩磁通密度,因而能够将电枢可靠地朝磁轭侧吸引。并且,若使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增大,则由于润滑油的挤压效应,需要较大的力以便使电枢从突起部离开。因此,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在2.0mm以下,能够充分减小因润滑油的挤压效应产生的吸附力,因此能够将电枢可靠地朝磁轭侧吸引。也就是说,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结果,能够使驱动力传递装置可靠地发挥功能。
(技术方案2的效果)尤其是在突起部的内周圆筒面的内径处于92mm以上112mm以下的范围、且突起部的外周圆筒面的外径处于96mm以上116mm以下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将突起部的端面的径向长度设定于1.3mm以上2.0m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使电磁离合器装置发挥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构成图1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移动凸轮部件的轴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6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燃煤锅炉烟气流量软测量方法
- 下一篇:C1-C2植入物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