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复合轻质砼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8533.8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9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雄峰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轻质砼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轻质砼砌块。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领域的革新也不断进行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基础建设资金的大额投入,建筑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建筑材料的改进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例如,复合轻质砼砌块已经代替传统的实心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复合轻质砼砌块为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框体,其框体相对的端部外部的侧壁边缘设有突出的外延部,垒砌时,相邻的二砌块之间的外延部形成灌浆室,将水泥砂浆溢满灌浆室,即将该二砌块粘合,同时溢出的浆料可使上下两层砌块粘合。但是,由于二砌块的粘合属于平面粘合,不够牢固,尤其是不够防水防渗,由该复合轻质砌块建成的建筑容易渗水受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相互之间可立体粘合的新型复合轻质砼砌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复合轻质砼砌块,其包括长方体形或正方体形的上下相通的框体,所述框体由前侧壁、后侧壁、左侧壁、右侧壁组成,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的中部设有支撑壁,所述支撑壁将所述空腔分为左腔和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上边缘或下边缘分别设有多个贯穿的缺口。
所述前侧壁、后侧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外凸。
所述多个缺口为V形、弧形或梯形。
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支撑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厚度较薄的一端。如此设计,加工方便(注:在加工时,为了脱模的方便,空心砌块的框体和支撑壁的上下两端,一端较薄,一端较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相互之间为立体结合,牢固性好、防水抗渗性能好,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复合轻质砼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新型复合轻质砼砌块的垒砌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之新型复合轻质砼砌块包括框体,该框体大致呈长方体形,由前侧壁1、后侧壁2、左侧壁3、右侧壁4组成,其中心为上、下贯通的空腔,前侧壁1和后侧壁2的中部设有支撑壁5,该支撑壁5将所述空腔分为左腔和右腔,所述支撑壁5、左侧壁3和右侧壁4上分别设有多个V形缺口6,每一V形缺口6均贯穿其所在的支撑壁5或左侧壁3或右侧壁4。
所述多个V形缺口6均设置在砌块厚度较薄的一端。所述前侧壁1、后侧壁2的左、右两端分别外凸形成外凸部分7,其阴角处还可作倒角或圆角处理。
如图2所示,垒砌时,让砌块带V形缺口6的一面向下,两块砌块之间的外凸部分7相互抵接,形成灌浆室8,将水泥砂浆溢满灌浆室8,加砌新的砌块时,稍微用力,使灌浆室8的水泥砂浆分别挤入其上、下方的多个V形缺口6内,最后凝固成整体砼块。这时所述多个V形缺口6内的砼条相当于灌浆室8内的砼块伸出的“触手”。灌浆室8内的砼块将其左右两侧的砌块凝固在一起,而其伸出的“触手”又紧紧抓住其上、下方的砌块,如此类推,整个墙壁上的所有砌块就牢牢地结成一体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雄峰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雄峰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8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