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附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9653.X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龙;徐莉;王文寿;刘玉良;毛安国;张久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8/24 | 分类号: | B01J8/24;B01J8/02;C10G45/20;C10G45/02;G01N30/08;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附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对烃油中的硫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为此,国内外纷纷致力于开发各种深度脱除烃油中硫含量的技术。
S Zorb吸附脱硫技术脱硫效率高,氢耗低,辛烷值损失小,自2001年首次工业化后现已建成14套工业化装置,其中,北美地区6套、中国8套。由于其工业装置运行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优越性,预计在将来也能够满足烃油指标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即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S Zorb吸附脱硫技术中吸附剂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吸附剂一般由还原态钴、镍、铁、锰、铜、钼、钨、银、锡和钒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载于载体上构成,其中,载体一般为氧化锌、硅石和氧化铝的混合物,且氧化锌含量一般为10-90重量%、硅石含量一般为5-85重量%、氧化铝含量一般为5-30%。吸附剂一般通过将载体组分与金属组分混合、造粒、干燥、煅烧得到,吸附剂一般可以在0.7-2.1MPa、343-413℃和临氢的操作条件下,来捕捉汽油中的硫。
在S Zorb吸附脱硫过程中吸附剂主要起到硫的反应和存储的功能,通过反应将烃油中的硫存储在吸附剂上,然后再通过再生反应脱除吸附剂所存储的硫以恢复吸附剂的脱硫活性。
为了保障S Zorb吸附脱硫技术深度脱硫,以尽可能减少辛烷值损失,吸附剂的反应性能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吸附剂的使用性能主要是在装置上反应后,通过将得到的样品进行送样分析,这种评价方法耗时长、并且不能一次 性获得不同时段的样品以对不同时段的样品进行送样分析和检测、并且进一步其不能实时的分析得到的样品,导致出现分析结果的误差。因此,为了更好的评价吸附剂的性能,以选择合适的吸附剂,需要有更准确可行的吸附剂性能评价装置和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分析得到的样品从而可以实时地对吸附剂进行性能评价的吸附脱硫装置。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附脱硫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沿物流流向依次连接的吸附脱硫反应系统、采样系统和检测分析系统。
优选地,所述检测分析系统包括气相色谱仪、气体分析仪、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采样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采样单元。
优选地,所述采样单元为2-10个。
优选地,所述多个采样单元各自包括采样罐、采样罐进料管和采样罐出料管,且所述采样罐进料管上各自设置有进料控制阀,所述采样罐出料管上各自设置有出料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吸附脱硫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进料控制阀和/或出料控制阀的控制单元,所述进料控制阀和所述出料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附脱硫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吸附脱硫反应系统供应反应原料的进料系统,所述进料系统与所述吸附脱硫反应系统的进料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附脱硫装置还包括用于储存从所述吸附脱硫反应系统的出料端流出的出料的储料系统;所述储料系统与所述吸附脱硫反应系统的出料端连通,且与所述采样系统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附脱硫装置还包括尾气处理系统,所述尾气处理系统与所述采样系统并联连接,且与所述吸附脱硫反应系统的出料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脱硫装置通过在吸附脱硫反应系统之后设置采样系统和检测分析系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的实时的分析不同时段得到的样品,从而可以更好、更准确的评价吸附剂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附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吸附脱硫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吸附脱硫反应系统 2 采样系统
3 进样系统 4 储料系统
5 尾气处理系统 6 检测分析系统
21 采样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96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筒内壁带有导流部件的分段环流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非对称球体压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