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0398.0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玖宏;冯孝黎;王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绿昌茗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茶叶生产系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绿茶自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茶叶的利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是我国人民生活必需品之一。素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机械的作用不可小觑。近年来,茶叶机械的广泛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茶叶品质。雀舌绿茶作为名优绿茶,已经从传统的手工制作转向了机械制作,特别是是在杀青、做形、干燥等工序机械化生产已普遍,但这些设备大多都是单机进行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雀舌绿茶生产过程都是由多个单机逐个进行,每款设备必须配置一到两人,工序繁琐,而且操作条件差,多茶叶品质和批量生产效率有一定影响。再者,现有的雀舌生产设备机构设计还不合理,易出现杀青不够及杀青后冷却不及时影响茶叶品质。单机生产不仅中转工序复杂,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也达不到卫生要求。对于茶叶批量生产、清洁化生产,上述生产过程远远不够。
现有技术期待一种能清洁化自动化的雀舌绿茶生产系统诞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雀舌绿茶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系统,该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较高,清洁化生产,以期望可以解决单机生产不仅中转工序复杂,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也达不到卫生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种茶叶生产系统,茶叶生产系统包括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第一振动输送槽、第一提升机、微波杀青机、第二提升机、风选机、第二振动输送槽、第一摊凉台、整形理条机、第三振动输送槽、带筛网振动输送槽、第二摊凉台、第三摊凉台、炒锅、第四摊凉台、第三提升机、远红外提香机、第四操作台、第四振动输送槽、第三摊凉台、第一操作台、第二操作台、第三操作台;所述第一振动输送槽位于所述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提升机始端位于所述第一振动输送槽的末端下方,所述微波杀青机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一提升机末端下方,所述第二提升机始端位于所述微波杀青机出料口下方,所述风选机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二提升机末端下方,所述第二振动输送槽始端位于所述风选机出料口下方,所述第一摊凉台位于所述第二振动输送槽末端下方,所述第三振动输送槽始端位于所述整形理条机出料口末端下方,所述带筛网振动输送槽始端位于所述第三振动输送槽末端下方,所述第二摊凉台位于所述带筛网振动输送槽筛网下方,所述第三摊凉台位于所述带筛网振动输送槽末端下方,所述远红外提香机入料口位于所述第三提升机末端下方,所述第四振动输送槽始端位于所述远红外提香机出料口下方,所述第四摊凉台位于所述第四振动输送槽末端下方。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滚筒式茶叶杀青机至少有一个。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整形理条机至少有一个。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炒锅至少有一个。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茶叶为绿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过程自动化,操作维护简便。再者所有与茶叶接触的金属部分都采用不锈钢材料,生产过程茶叶不沾地,这样既提高和稳定了雀舌绿茶产品的品质和卫生质量,改善了劳动力条件,又提高了雀舌绿茶加工技术水平和加工机械装备水平,另外在整形理条后,能够根据产品大小粗细,分文别类的进行炒制提香步骤。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茶叶生产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雀舌绿茶自动生产系统,依次设置有滚筒式茶叶杀青机1,第一振动输送槽2,第一提升机3,微波杀青机4,第二提升机5,风选机6,第二振动输送槽7,第一摊凉台8,整形理条机9,第三振动输送槽10,带筛网振动输送槽11,第二摊凉台12,第三摊凉台13,炒锅14,第四摊凉台15,第三提升机16,远红外提香机17,第四操作台18,第四振动输送槽19,第三摊凉台20,以及第一操作台21,第二操作台22,第三操作台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绿昌茗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绿昌茗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0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吸气式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
- 下一篇:票据自助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