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机构悬挂式锻造操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0756.8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4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丁华锋;付鸿晔;王园园;朱金孟;赖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机构 悬挂 锻造 操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造操作机。
背景技术 锻造操作机是大型锻造压力加工的基本工具之一,是实现锻压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的一项设备,与锻压机配合使用。目前的锻造操作机有钢丝绳悬挂式、多杆机构组合式等。钢丝绳悬挂式锻造操作机操作能力较小,用于小型锻造,多杆机构组合式锻造操作机操作能力大,用于大型锻造。经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 101791674 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锻造操作机提升机构,该操作机是升降缸下端直接与大车车架通过铰链连接;经检索还发现,公开号为CN 101879571 A公开了一种后悬挂杆斜置式锻造操作机提升机构,该操作机提升机构的驱动装置直接与机架连接,且这种操作机后悬挂杆同样是用球铰与钳杆后部相连,减弱了此类操作机的整体承载能力。目前,也有一些锻造操作机采用低副连接,如DYH系列锻造操作机各连接处均采用低副连接,但是不能满足全方位六自由度的锻造要求;且有些机构存在过约束,使其加工与装配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提升空间、便于安装、具有六个自由度的提升机构悬挂式锻造操作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大车旋转及移动装置、夹钳自转装置、提升装置、俯仰装置、前后缓冲装置和左右缓冲装置。
其中,大车旋转及移动装置包括:大车底盘、大车车架及移动机构。大车底盘通过铰链与大车车架底部连接,移动机构安装在大车底盘上,该移动机构可以是移动副也可以是车轮。
所述夹钳自转装置包括:钳杆和夹钳。夹钳后端通过铰链与钳杆前端连接,该钳杆前端固联在前连接件的中心孔内。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前连接件、前提升臂、后提升臂、一对前悬挂杆、一对同步连杆、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前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的一端固联,该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铰接在一对前悬挂杆上,该前悬挂杆一端通过铰链与前提升臂一端相连,该前提升臂的一部位通过铰链连接在大车车架两侧壁上,上述前提升臂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的一端相连,该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与一对同步连杆的一部位相连,该一对同步连杆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后提升臂的一端连接。
所述俯仰装置包括:俯仰直线驱动器。该俯仰直线驱动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上述钳杆后端相连,其另一端固联在后左右直线驱动器中部。
所述前后缓冲装置包括: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该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上述前悬挂杆的另一端相连,该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大车车架两侧壁上。
所述左右缓冲装置包括:上述一对与前连接件两侧固联的前左右直线驱动器和一个与俯仰直线驱动器固联的后左右直线驱动器。
上述一对升降直线驱动器、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一对前悬挂杆、一对同步连杆和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均左右对称安装在大车车架上。
锻造操作机的各个运动分别由各个装置驱动完成。升降运动过程:一对升降直线运动器推动前提升臂,带动一对前悬挂杆、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以及前连接件做上下同步运动,从而带动钳杆前端做升降运动,同时俯仰直线驱动器直接推动钳杆,带动钳杆后端做升降运动,进而带动钳杆和夹钳做升降运动。前后运动过程:先由移动机构直接驱动大车底盘与大车车架,带动锻造操作机整体做前后运动,当锻造操作机夹钳接近预期位置时,再由一对前后直线驱动器推动一对前悬挂杆,带动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和前连接件做前后往返运动,进而带动钳杆和夹钳做前后运动。俯仰运动过程:俯仰直线驱动器推动钳杆后端做上下仰俯运动,而前左右直线驱动器与前悬挂杆相连的铰链轴线位置保持不变,从而带动夹钳做俯仰运动。横移运动过程:一对前左右直线驱动器与一对后左右直线驱动器分别同向驱动前连接件与俯仰直线驱动器,从而带动钳杆与夹钳做横向运动。夹钳自转过程:通过驱动夹钳后端使其绕后端铰链轴线做旋转运动。摆动运动过程:通过驱动大车车架底部使其绕底部铰链轴线转动,带动锻造操作机整体摆动,实现夹钳稳定的摆动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提升装置采用悬挂式,增大了提升运动的运动空间。
2、夹钳具有六个自由度,可夹持被锻工件在各种方位和各种姿态下进行灵活锻造。
3、整个机构不存在过约束情况,便于安装、日常检查和维修。
4、连接部位均使用低副,避免了使用球铰等高副而导致的承载能力差,降低了加工和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示意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0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编织动力转向器管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入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