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心出筒密闭液清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1180.7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安明泉;李永忠;王志强;李秀国;李建;杨光;常文明;宋涛;张新文;王玉新;郭昭江;董福奇;郑胜利;王艳琴;杨富周;顾小兵;宁士华;柯川山;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心 密闭 清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型衬筒外表面密闭液的清除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岩心出筒密闭液清除器。
背景技术
密闭保型取心井岩心出筒时,在卸下取心钻头和取心内筒上的接头以后,将保型衬筒从取心内筒中推出,这时的保型衬筒外表面附着了大量的密闭液,在进行下一步的岩心处理前,必须将保型衬筒外表面的密闭液清除干净。目前,清除密闭液所采取的方法是用棉纱将密闭液从保型衬筒外表面擦拭掉。由于保型衬筒比较长,一般为4-8米,密闭液比较粘稠,附着力较强。用棉纱擦拭的方法不仅清除的不干净,而且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岩心出筒密闭液清除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心出筒密闭液清除器,解决现有清除密闭液方法中存在的清除不干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心出筒密闭液清除器,包括同轴式相互连接的清除器前段和清除器后段,所述清除器顶部套接在取心内筒上,所述清除器后段的底部套接在保型衬筒上;所述清除器前段圆周壁开设通透的空心槽,所述清除器后段与保型衬筒套接处还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所述清除器前段底部开设有外旋丝扣,并且与清除器后段顶部开设的内旋丝扣相匹配连接。
所述清除器前段顶部开设有内旋丝扣,并且与取心内筒外侧开设的外旋丝扣相匹配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取出保型衬筒时快速将附着在衬筒外表面的密闭液清除干净,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密闭保型取心井岩心出筒时,卸下取心钻头和取心内筒上的接头以后,在取心内筒上安装密闭液清除器,密闭液清除器整体为钢制,外形为空心圆柱体,内置一个圆环体橡胶圈,橡胶圈内径与保型衬筒外径大小一致,在将保型衬筒从取心内筒中推出的过程中,使保型衬筒穿过密闭液清除器,利用密闭液清除器中的橡胶圈与保型衬筒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将附着在保型衬筒外表面的密闭液清除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心出筒密闭液清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清除器后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橡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清除器前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清除器前段;2、清除器后段;3、橡胶密封圈;4、外旋丝扣;5、内旋丝扣;6、空心槽;7、保型衬筒;8、取心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根据图2、图3、图4所示,密闭液清除器可分解为清除器前段1和清除器后段2两个部分,清除器前段1顶部带有内旋丝扣5,与取心内筒8上的外旋丝扣相匹配;清除器前段1底部带有外旋丝扣4,与清除器后段2顶部的内旋丝扣4相匹配;清除器前段1留有空心槽6,主要是为了排出清除掉的密闭液,另外还可以减轻密闭液清除器的重量;橡胶密封圈3放置在密闭液清除器后段2内部的底部位置。
根据图1所示,在保型衬筒7还未从取心内筒8中推出之前,先将清除器前段1安装到取心内筒8上,然后将保型衬筒7从取心内筒8中推出一小部分,大致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再将装有橡胶密封圈3的密闭液清除器后段2套进保型衬筒7,与密闭液清除器前段1对接成一体;最后将保型衬筒7从取心内筒8中全部推出,推动的过程中,密闭液清除器中的橡胶密封圈3与保型衬筒7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将附着在保型衬筒7表面的密闭液清除掉,清除的密闭液通过空心槽6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1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