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土壤压实数据无线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2450.6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5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戈振扬;孙玉莲;齐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igbee 技术 土壤 实数 无线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压实数据传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土壤压实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属于数据传输领域。
背景技术
土壤压实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合适的土壤压实促进作物的生长,过度的土壤压实抵制作物的生长。现有的土壤压实测量方法和装置测量时多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数据记录也需人工完成,过程较复杂。“对土壤压实度进行监测的方法和设备”提供了一种通过冲击压实装置对经受压实的土壤表面的压实度进行监测的方法,其更复杂的改型中,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将土壤表面压实度有关的数据自动地与和冲击压实装置地理位置有关的数据相关联,可在远离冲击压实装置的地方显示相关信息,但该装置较为复杂,不便携带,在普通农民或科技工作者中较难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土壤压实数据无线传输装置,易于完成数据记录和数据传输,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土壤压实数据无线传输装置,包括土壤压实传感器(1)、数据发射端(2)、数据接收端(3)、计算机终端(4),其特征在于土壤压实传感器(1)通过自身的集成电路U1与数据发射端(2)相连,数据发射端(2)与数据接收端(3)通过无线方式互联,数据接收端(3)的USB端通过USB数据线与计算机终端(4)的USB接口相连。
所述的土壤压实传感器(1)的集成电路U1的1、2、3、6、7、8脚分别与数据发射端(2)的集成电路U2的DI端12、13、14、15、16、17脚相连。
所述数据发射端(2)的集成电路U2和数据接收端(3)的集成电路U3采用同样的电路结构,该电路结构包括芯片CC2531、芯片CC2591、天线,芯片CC2531的1、2、3、4脚组成USB端,12、13、14、15、16、17脚组成DI端,8、11、18、25、26脚分别与芯片CC2591的6、5、7、4、2脚相连,芯片CC2591的1脚与电感TL11的一端相连,电感TL1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正极VDD相连,经电容C11与地相连,芯片CC2591的16脚与电源正极VDD相连,经电容C161与地相连,芯片CC2591的15脚经电阻R151与地相连,芯片CC2591的13脚与电感TL131的一端相连,电感TL13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正极VDD相连,经电容C131与地相连,芯片CC2591的10脚与电感TL101的一端相连,电感TL10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正极VDD相连,经电容C101与地相连,芯片CC2591的11脚分别经电容C112、电容C111串接与地相连,经电容C112、电感L111、电容C113串接与地相连,经电容C112、电感L111串接与天线相连,天线经电感L112与地相连。
所述数据发射端(2)的集成电路U2的DI端12、13、14、15、16、17脚分别与土壤压实传感器(1)的集成电路U1的1、2、3、6、7、8脚相连,通过天线以无线方式向数据接收端(3)发送数据。
本实用新型是将数据接收端3的集成电路U3通过天线以无线方式从数据发射端2接收数据,经USB端通过USB数据线与计算机终端4的USB接口相连,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上。当工作人员进行土壤压实测量时,将土壤压实传感器1置于待测点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经数据发射端2采用Zigbee协议通过无线方式发射到数据接收端3,数据接收端3接收数据后通过USB数据线与计算机终端4相连,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上,供工作人员分析使用。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低成本,低功耗,易携带,易于完成数据记录和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发射端和数据接收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土壤压实传感器,2-数据发射端,3-数据接收端,4-计算机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所述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2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投影仪的智能遥控器
- 下一篇:图片处理方法、装置及视频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