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转向轴防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2478.X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1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佰勋;严帮胜;杜小霞;张捷;潘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52 | 分类号: | F16J15/5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具体涉及汽车转向轴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转向系统一般将转向器布置在发动机舱,转向柱布置在驾驶舱内,转向下轴与转向器连接时需要穿过驾驶舱,为了防止车底尘土泥水噪音等传到驾驶舱,需要在驾驶舱地板孔处设置转向轴防尘罩。
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转向轴防尘罩由上盖22、下盖21和内嵌件组成,上盖为橡胶材料,与车身接触,通过挤压变形形成密封。下盖为硬质塑料,与转向器小齿轮壳体31配合密封。在装配时,转向轴防尘罩1要先套在转向器3上,转向器与发动机托架分装完成后运到总装车间进行整车的总装。下盖与小齿轮壳体配合时,两者接触的部分太浅,在分装时,转向轴防尘罩与转向器小齿轮壳体的同轴度不好保证,总装后为了使转向轴防尘罩上盖变形密封,车身对防尘罩会有较大的挤压力,这样转向轴防尘罩很容易被压歪,失去作用。并且由于装配太浅不牢靠,在分装后运到总装线上过程中防尘罩容易从转向器上掉下,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转向系统的转向轴防尘罩,这种转向轴防尘罩能够保证实现良好的装配性和同轴度,有效防止转向轴防尘罩由于装配太浅导致装歪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转向轴防尘罩,包括上盖、下盖和内嵌件,所述内嵌件装在上盖内,上盖与下盖通过上盖支耳与下盖支架扣合固定。在所述下盖下端轴向延伸形成有一个与小齿轮壳体装配的密封柱筒。
当总装时,转向轴防尘罩下盖密封柱筒套在转向器小齿轮壳体上,由于发动机托架与车身的逐渐接近,车身转向下轴连接板就会挤压转向轴防尘罩上盖,转向轴防尘罩上盖产生变形将压力传递到下盖,下盖密封柱筒与小齿轮壳体配合距离比较长,当压力不均匀时,也不会造成转向轴防尘罩因挤压造成的歪曲变形。
可见,本防尘罩通过在下盖设置密封柱筒,有效地延长了与转向器小齿轮壳体的装配深度,使转向轴防尘罩与转向器小齿轮壳体的同轴度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防尘罩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转向轴防尘罩2由上盖22、下盖21和内嵌件23组成,其上盖为橡胶件,下盖采用硬质塑料,内嵌件为EPDM发泡。内嵌件23先是装在上盖22内,上盖22与下盖21通过上盖支耳221与下盖支架212扣合固定。下盖下端有加长的密封柱筒211,长度为24mm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改长度,用于与转向器小齿轮壳体连接。
参见图3,转向轴防尘罩2先与转向器3分装,然后与发动机托架一起装配到整车,在整车装配过程中,转向轴防尘罩与慢慢的与车身转向下轴连接板1接近,在相对运动中,转向轴防尘罩上盖22与连接板1挤压变形,形成密封。下盖21套在转向器小齿轮壳体31上,下盖密封柱筒211与小齿轮轴壳体31延长了装配距离,保证了较好的同轴度。在转向下轴连接板1挤压转向轴防尘罩上盖22的过程中,挤压力传递到转向轴防尘罩下盖21。转向轴防尘罩2与转向器小齿轮壳体31长距离的配合,可防止转向轴防尘罩因挤压造成的装歪,有效的避免了因挤压造成的转向轴防尘罩装歪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2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