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巢箱成鸟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2597.5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万冬梅;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23/18 | 分类号: | A01M23/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13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巢箱成鸟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鸟捕捉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捕捉在人工巢箱中繁殖的雌雄成鸟的装置,尤其是在人工巢箱中繁殖的小型洞巢鸟类。
背景技术
在当今鸟类生态学研究中,利用人工巢箱吸引鸟类繁殖已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鸟类种群动态、生活史演化、数量遗传学、性选择等理论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在上述研究中,捕捉人工巢箱繁殖雌雄成鸟并取得其血液样本和体征指标是这些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人工巢箱成鸟的捕捉,关键在于高的捕捉效率和准确率,以及低的对成鸟的惊扰程度。但目前经典的用于捕捉人工巢箱繁殖成鸟的方法,主要是用雾网,即在人工巢箱附近悬挂雾网,等待成鸟撞网并被网挂住后,将成鸟从网上摘出。该方法在悬挂雾网和等待成鸟撞网上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成鸟上网后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将鸟从网上摘出,对成鸟惊扰较大。另外该方法效率低,在挂网和收网时需要两个人协同才可完成,并且有可能出现误抓等情况,一旦误抓后将对后续分子实验分析产生重大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捉人工巢箱中成鸟的新装置,用本实用新型的成鸟捕捉器,在捕捉成鸟时捕捉效率高,且整个过程可单人进行操作,另外整个捕捉过程是在人工巢箱中完成,因此对成鸟惊扰小,且准确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人工巢箱成鸟捕捉器,挡板与金属框架活动连接,挡板上设有磁铁,金属支架一端与金属框架固定,另一端通过吊线连接木棒,金属支架与挡板活动连接。
上述的人工巢箱成鸟捕捉器,在挡板上设有卡槽,金属支架的一端设有凸起,金属支架通过凸起插入卡槽中将挡板支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效率高,整个过程可单人完成。本装置小巧轻便,捕捉成鸟时一个人可在距离较近的几个巢箱内同时放置本装置,然后来回巡视。即同一时间可完成对多个巢箱中成鸟的捕捉。
2、速度快,对成鸟惊扰小。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人工巢箱内部,成鸟感觉不到任何异常,捕捉效率与成鸟回巢频率相关。且被捕捉后成鸟是被困在巢中,几乎不会对鸟造成惊吓。
3、准确率高。该装置只会捕捉进入本人工巢箱内的鸟类,在鸟类的育雏期非本巢箱繁殖成鸟不会进入该巢箱,因此该装置捕捉到的鸟可以肯定是该巢的繁殖成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人工巢箱成鸟捕捉器,由金属框架(1)、挡板(2)、磁铁(3)、金属支架(4)和木棒(5)构成。
挡板(2)一端与金属框架(1)固定,另一端设有磁铁(3)并与金属框架(1)活动连接。金属支架(4)一端与金属框架(1)固定,另一端通过吊线连接木棒(5),金属支架(4)与挡板(2)活动连接。在挡板(2)上设有卡槽(7),金属支架(4)的一端设有凸起(6),金属支架(4)通过凸起(6)插入卡槽(7)中将挡板(2)支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将本装置放入人工巢箱内部,金属支架(4)通过凸起(6)插入卡槽(7)中将挡板(2)支起,放入后,从外面看无任何异常,雌雄成鸟可以和往常一样顺利进入巢箱内部。本装置利用了鸟类喜欢站立小枝的天性,鸟进入巢箱的同时会站立在木棒(5)上,一旦站立,鸟的重量会将木棒压下,从而凸起脱离卡槽,挡板落下,磁铁会将挡板紧紧吸附在巢箱的洞口处。由于巢箱洞口被盖住,内部漆黑,成鸟会静静的栖于巢箱内部。如果成鸟在巢箱内活动寻找出口,由于出口已经被带磁铁的挡板盖住,也不会从巢箱中逃脱。另外,由于挡板上有磁铁,挡板落下时,由于磁铁吸附作用,速度较快,会有较大的“砰”的一声,附近的工作人员听到该声音后便可判断已有成鸟进入,便可取出成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2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