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置式高效剪切混气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2852.6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罗杨;渠慧敏;王磊;谭云贤;戴群;韦良霞;唐高峰;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10002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高效 剪切 混气曝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油田及其它工业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外置式高效剪切混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的工业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潜水曝气机,为工业污水的处理发挥了作用,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由于曝气机主体处于污水中,受到污水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使用中出现诸多问题,更换维修较为频繁;②微孔曝气器也因污水结垢、悬浮物堵塞等因素,有效期较短;③氧传质效率下降快,池内维护频繁及维护工作量大。④混气效果差,曝气效率低;⑤抗堵塞功能差,维护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外置式高效剪切混气曝气装置,采用剪切混气、双向导流、多孔管受限混气曝气、大孔排气防止堵塞的结构,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式高效剪切混气曝气装置,包括剪切进气机构、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所述剪切进气机构顺次与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相连接,剪切进气机构包括顺次相连接的进液口接头、进气接头、剪切进气中心管,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包括外工作筒及其内安装的双向导流芯,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包括其内安装的多孔混气管、密封挡板和出口接头。
其中,所述双向导流芯与外工作筒为插装式安装连接结构。所述微孔混气管的两端安装有密封挡板。微孔混气管与密封挡板之间设有对气相有约束作用的狭小竖向通道。所述剪切进气中心管的管体上分布有大量进气小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剪切、双向导流、多孔管受限混气方式,大幅强化混气传质效果;2、曝气主体处于水体之外,通过高速剪切、导流、受限混气,混气效率高;
3、采用大孔排气,微孔曝气不易堵塞,潜水(自吸气)曝气氧利用率高;
4、曝气效率高、抗堵塞、维护简单,生产中更易于设备日常维护;
5、氧传质效率高;
6、实现气-液混合物通过连续的双向导流,使气液混合物进行正反旋转,形成一个连续气液强化旋流区,进一步进行碎气、传质,溶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图1所示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图1所示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一种高效剪切混气曝气装置,包括剪切进气机构、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剪切进气机构顺次与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相连接,剪切进气机构包括顺次相连接的进液口接头1、进气接头2、剪切进气中心管3,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包括外工作筒6及其内安装的双向导流芯5,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包括其内安装的微孔混气管7、密封挡板4和出口接头8。
双向导流芯5与外工作筒6为插装式安装连接结构。微孔混气管7的两端安装有密封挡板4。微孔混气管7与密封挡板4之间设有对气相有约束作用的狭小竖向通道。剪切进气中心管3的管体上分布有大量进气小孔。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与池内释放头配合使用。 进液口的来液与进入的气体在剪切进气中心管3混合,来液对气体进行强烈剪切,实现液体与空气初步混气。混合后气进入双向导流混气机构,在双向旋流作用下,再次实现气体与液体的充分接触,强化混气效果,为后面的高效率多孔管受限混气提供基础,混合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多孔管受限混气机构,混合气液利用狭小竖向通道对气相约束作用,实现小尺度气液相的高分散状态,从而实现充分混气、加快传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28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工车床
- 下一篇:一种双位拉压浮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