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学用仿真数字胃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3415.6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7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峰;胡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 仿真 数字 胃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仿真数字胃肠机,属于医疗教学领域。
背景技术
数字胃肠机是一种医院常用检查胃肠道疾病的X线医疗设备,主要用来进行咽喉部、食道、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及结肠各种疾病的造影诊断,是检查各种溃疡、肿瘤、异物等疾病的主要检查设备之一,同时数字胃肠机还可以进行透视影像诊断,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但将医院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数字胃肠机直接用于摆位操作训练教学是不便的。目前的相关操作训练教学是学生到数字胃肠机机房,由老师操作并向学生讲解,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即无法自主学习,教学效率不高,同时投入很大,故目前数字胃肠机操作训练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教学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教学用仿真数字胃肠机,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数字胃肠机的便利,学生不需要到医院现场,在实验室就能够直接完成数字胃肠机仿真操作训练教学,直观且真实感强,而且可以同时组织多组实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该模拟装置的生产制作投入成本低,经济实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教学用仿真数字胃肠机,包括主机、仿真透明人体、照影剂吞咽控制单元、工作站和运动控制单元,所述的主机由机架臂、X射线球管模型、机头、影像增强器模型、摆位灯、透视图像获取装置、诊断床和诊断床运动部件构成;影像增强器模型固定在机架臂的底部和固定机架的下端,X射线球管模型安装在机架臂下方,机头位于X射线球管模型下方、与X射线球管模型固定连接为一体,机头内设有摆位灯和透视图像获取装置;诊断床固定在诊断床运动部件上,架空于机头和影像增强器模型之间,诊断床运动部件底座固定在地上;所述的仿真透明人体由透明模拟人体外壳、和透明内脏成,透明内脏由透明食道、透明胃、透明十二指肠、透明肠道组成,安装在透明模拟人体外壳内部,各部分通过接口件紧密连接,并可以相互导通;所述的照影剂吞咽控制单元由冲洗系统、照影剂注入控制系统和吞咽控制系统组成并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的工作站由数字胃肠机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USB接口电路组成并通过USB接口与透视图像获取装置连接;所述的运动控制单元由诊断床运动控制电路组成并通过导线与诊断床电连接。
在所述机架臂下方装有C型机头运动轨道,X射线球管模型安装在C型机头运动轨道上并可沿其做弧形运动;所述运动控制单元还包括C型机头运动控制电路,该C型机头运动控制电路分别与X射线球管模型和诊断床运动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的透视图像获取装置为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教学用仿真数字胃肠机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数字胃肠机的便利,学生不需要到医院现场,在实验室就能够直接完成数字胃肠机仿真操作训练教学,学生可亲自动手操作,直观且真实感强,而且可以同时组织多组实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该模拟装置的生产制作同真实设备相比,投入成本低,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真透明人体组成及透明内脏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控制单元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主机,1-0、机架臂,1-1、固定机架,1-2、C型机头运动轨道,1-3、X射线球管模型,1-4、机头,1-5、影像增强器模型,1-6、摆位灯,1-7、透视图像获取装置,1-8、诊断床,1-9、诊断床运动部件,2、仿真透明人体,2-1、透明模拟人体外壳,2-2、照影剂吞咽控制单元,2-2-1、冲洗系统,2-2-2、照影剂注入控制系统,2-2-3、吞咽控制系统,2-3、透明内脏,2-3-1、透明食道,2-3-2、透明胃,2-3-3、透明十二指肠,2-3-4、透明肠道,2-4、口腔,2-5、肛门,3、工作站,3-1、数字胃肠机计算机软件系统,3-2、计算机USB接口电路,4、运动控制单元,4-1、C型机头运动控制电路,4-2、诊断床运动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未经徐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3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