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排气孔的高温烟气热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3662.6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勤福 |
主分类号: | F28D15/00 | 分类号: | F28D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21013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高新1路1号***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气孔 高温 烟气 回收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燃煤直燃机、炼钢锅炉、炉窑、焙干室等利用高温烟气余热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设置有排气孔的高温烟气热回收器。
二、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很多锅炉,燃煤直燃机,炉窑,焙干室等没有高温烟气热回收器,导致热量损失。且已有的烟气回收装置,没有设计通气孔,水循环通道中的空气越积越多,聚集到各个水室上部,对水面形成挤压,导致水循环不畅,热管传热未能充分利用。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置有排气孔的高温烟气热回收器,其能及时排出水循环系统中的空气,使水循环更加顺畅,热管与水循环接触更加充分,热交换更加充分,从而能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设置有排气孔的高温烟气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烟气通道和密闭的水循环通道,烟气通道与水循环通道通过传热管连接,水循环通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水循环通道的顶部设置有末端排气口,烟气通道上分别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
上述水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多组隔板,且每组隔板的上部都分别设置有通水口和排气孔。
上述隔板上的通水口和排气孔交错排布设置,使水流呈“S”型流向循环。
上述隔板之间的间距为200-2000毫米,通水口直径为30-200毫米。
上述进水口设置在水循环通道一端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水循环通道另一端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排出滞留在水循环系统中的空气,使水循环更加顺畅,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热管传热,使热交换更加充分,进而节约了能源。解决了热回收器的一个常见问题,经过实际使用,效果明显。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四、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气进口;2-烟气出口;3-进水口;4-出水口;5-传热管;6-水室;7-通水口;8-排气孔;9-隔板;10-末端排气口;11-烟气通道;12-水循环通道。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密闭的烟气通道11和密闭的水循环通道12,烟气通道11与水循环通道12通过传热管5连接,水循环通道12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设置在水循环通道12一端的底部,出水口4设置在水循环通道12另一端的上部。水循环通道12的顶部设置有末端排气口10,烟气通道11上分别设置有烟气进口1和烟气出口2。参见图3和图4,水循环通道12内设置有一组以上的隔板9,且每组隔板9的上部都分别设置有通水口7和排气孔8,隔板9上的通水口7和排气孔8交错排布设置,使水流呈“S”型流向循环。隔板9之间的间距为200-2000毫米,通水口7直径为30-200毫米。本实用新型中传热管5可以是普通无缝钢管,也可以是高效节能传热钢管。水循环系统的介质可以是水或其他介质。
实际工作时,各种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烟气进口1进入烟气通道11中,与布设在烟气通道11中的传热管5充分接触,将热量传递给传热管5,然后由另一端的烟气出口2排出。烟气通道11内的传热管5将吸收的高温烟气的热量迅速传递给浸没在水循环通道12内另一端。循环水从烟气通道11上的进水口3进入水循环水通道12中,通过隔板9上设置的通水口7在水室6之间形成“S”型流动,与传热管5充分接触,带走传热管5的热量,经过加热的水最终从出水口4流出进入用热设备。循环水中夹杂的空气通过在隔板9上设置的排气孔8后最终从末端排气口10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勤福,未经张勤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3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再制造硒鼓的方法
- 下一篇:曝光设备和装置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