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过转轮实现锁止的折叠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3686.1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04 | 分类号: | B26B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001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转轮 实现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动工具,具体是一种通过转轮实现锁止的折叠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刀,多是通过设于刀柄上的锁杆实现对刀片或者刀架(刀架上安装可更换的刀片)的锁止,操作时需要从刀柄的尾部按压锁杆令锁杆头部的锁舌从刀片或者刀架尾部的锁槽内脱出来折叠刀片或者刀架,该操作与握持刀柄的手势不同,因此不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折叠刀在折叠刀片或者刀架时操作不便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转轮实现锁止的折叠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转轮实现锁止的折叠刀包括刀柄、折叠体,所述折叠体的尾部通过枢轴连接在刀柄上,其特征是:所述折叠体的尾部设有锁止部,所述刀柄上临近所述枢轴的部位装配一个可从刀柄的背部操控的转轮,所述的转轮上设抵压部和避让部,所述的折叠体展开时所述的抵压部抵压在所述折叠体的锁止部阻止折叠体向刀柄的腹部折叠或者所述的避让部避开所述折叠体的尾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锁止部为一斜面。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折叠体展开且所述的抵压部抵压在所述折叠体的锁止部阻止折叠体向刀柄的腹部折叠时,所述的锁止部对所述的抵压部施加自锁力矩。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折叠体的尾部设有阻尼部,所述折叠体收拢时所述的抵压部抵压在所述折叠体的阻尼部阻止折叠体展开。具体的,所述的阻尼部为一阻挡壁。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避让部为开设在所述转轮上的缺口,所述的抵压部位于所述缺口的一个边缘。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转轮呈凸轮状。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转轮上作用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令所述转轮的抵压部向所述折叠体的尾部靠拢。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折叠体带有刀刃使折叠体成为刀体。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折叠体上装配可更换的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实现锁止的转轮设于刀柄上临近枢轴的部位,折叠、展开操作时不用变换手的位置、只需用握持刀柄的大拇指直接拨动转轮将抵压部或避让部变换至相应位置即可,操作便捷;而且,在展开、折叠两种状态均能够锁止,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的刀架展开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刀架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5是将图3所示结构的刀架完全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状态的外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刀柄;
02-折叠体,21-锁止部,22-阻尼部;
03-枢轴;
04-转轮,41-抵压部,42-避让部;
05-弹性元件;
06-刀片;
F-抵压部受到锁止部的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转轮实现锁止的折叠刀,如图1-6所示,其包括刀柄01、折叠体02(该折叠体为一个刀架,其上装配可更换的刀片06,具体实施时,可将折叠体制成带有刀刃的刀体,用刀体作为折叠体替代图1-6所示的刀架和刀片),折叠体02的尾部通过枢轴03连接在刀柄01上,折叠体02的尾部设有锁止部21,刀柄01上临近枢轴03的部位装配一个可从刀柄的背部操控的转轮04,转轮04上设抵压部41和避让部42,折叠体02展开时抵压部41抵压在折叠体02的锁止部21上阻止折叠体向刀柄的腹部折叠或者避让部42避开折叠体02的尾部使折叠体可从展开状态向刀柄的腹部折叠。该结构的折叠刀,将实现锁止的转轮设于刀柄上临近枢轴的部位,折叠、展开折叠体时不用变换手的位置、只需用握持刀柄的大拇指直接拨动转轮将抵压部或避让部变换至相应位置即可,操作便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虽然图1-6包含了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
首先,锁止部21为一斜面,从而可以使转轮04的抵压部41能够可靠的抵压在锁止部21上,避免折叠体展开时绕枢轴晃动而影响使用,尤其是下文述及的在转轮04上作用弹性元件05(如扭力弹簧)且弹性元件的弹力令转轮的抵压部向折叠体的尾部靠拢时,可使转轮的抵压部能够自行的可靠抵压在锁止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3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