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4245.3 | 申请日: | 2012-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许崇娟;马晶;李慧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蒸馏水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涉及分析纯水制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科研和分析使用的高纯度水,重蒸馏水,也称二次蒸馏水。现有的二次蒸馏水发生器,将一次蒸馏水连续不断地送入石英管加热玻璃汽化罩瓶内,在液位上方灼烧,后经冷凝管冷凝汽化的水蒸汽,使其冷凝,再经漏斗式集水管把二次蒸馏水收集到二次蒸馏水收集瓶中备用。仪器成本较高,且由于采用辐射式的加热方式,热效率低,能耗大,因此制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备二次蒸馏水能耗较低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包括:铁架台A1,胶塞2,三通蒸馏头3,蒸馏头侧口4,冷凝管5,冷凝管出水口6,铁夹A7,铁架台B8,接液管9,压力平衡孔10,重蒸馏水集瓶11,冷凝管进水口12,温控加热板13,烧瓶14,补液口15,三通蒸馏头下口16,铁夹B17,烧瓶出汽口18;其特征在于烧瓶14位于在温控加热板13上,烧瓶出汽口18连接三通蒸馏头下口16,三通蒸馏头3上口装有胶塞2,蒸馏头侧口4连接冷凝管5,冷凝管5连接接液管9,接液管9连接重蒸馏水集瓶11;补液口15上装有胶塞2;冷凝管5连接铁夹A7固定在铁架台B8上,冷凝管5上方有冷凝管出水口6,下方有冷凝管进水口12。
所述的冷凝管5为直形冷凝管。
所述的铁架台A1上装有铁夹B17,铁夹B17连接烧瓶出汽口18。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结构简单,用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即可组装,所用仪器价廉易得;本实用新型的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辐射传热改为传导传热,热效率高,能耗低。
附图说明
附图: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示意图
图中:1铁架台A,2胶塞,3三通蒸馏头,4蒸馏头侧口,5冷凝管,6冷凝管出水口,7铁夹A,8铁架台B,9接液管,10压力平衡孔,11重蒸馏水集瓶,12冷凝管进水口,13温控加热板,14烧瓶,15补液口,16三通蒸馏头下口,17铁夹B,18烧瓶出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二次蒸馏水发生装置包括:铁架台A1,胶塞2,三通蒸馏头3,蒸馏头侧口4,冷凝管5,冷凝管出水口6,铁夹A7,铁架台B8,接液管9,压力平衡孔10,重蒸馏水集瓶11,冷凝管进水口12,温控加热板13,烧瓶14,补液口15,三通蒸馏头下口16,铁夹B17,烧瓶出汽口18;烧瓶14位于在温控加热板13上,烧瓶出汽口18连接三通蒸馏头下口16,三通蒸馏头3上口装有胶塞2,蒸馏头侧口4连接冷凝管5,冷凝管5连接接液管9,接液管9连接重蒸馏水集瓶11;补液口15上装有胶塞2;冷凝管5连接铁夹A7固定在铁架台B8上,冷凝管5上方有冷凝管出水口6,下方有冷凝管进水口12。
所述的冷凝管5为直形冷凝管。
所述的铁架台A1上装有铁夹B17,铁夹B17连接烧瓶出汽口18。
对上述实施例在操作时,如图所示安装固定好14烧瓶、三通蒸馏头3、冷凝管5、接液管9;冷凝管进水口12接入冷却水,待冷凝水从冷凝管出水口6溢出,并保持流动却状态,开始加热制备二次蒸馏水,通过压力平衡孔平衡体系内外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4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