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656.4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2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泉;代华明;李庆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2D1/02;F01C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动 多孔 介质 燃烧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发电系统,尤其适用于对煤矿低浓度瓦斯、低浓度天然气等低热值气体进行燃烧并充分利用反应热、余热进行高效热电的转换。
背景技术
脉动燃烧器是在一定的声学条件控制下,专门工作在声学脉动状态下的燃烧器。19世纪中叶,李·康特教授发现“对音乐敏感的火焰”,即人们认识脉动燃烧的开始。这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脉动燃烧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脉动燃烧器是亥尔姆霍茨型脉动燃烧器,它是基于声学上的亥尔姆霍茨谐振器的原理工作的。然而,脉动燃烧器有很多缺点,如它的燃烧室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不利于热量的利用;燃气流速大,不便于控制,由此有利于燃烧器蓄热,燃烧效率不稳定,燃烧负荷低;燃烧时,有较大的噪音和振动问题。
发电系统中常用的发电机是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这两种传统式发电机输出的功率大,对燃料的品质要求高。煤矿低浓度瓦斯、低浓度天然气这样的低热值气体,不仅浓度很低,而且浓度的波动范围大,传统发电机常常不能正常工作。于是,为利用低热值气体,现在的发电系统常常引入螺杆式膨胀机来将低热值气体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此膨胀机的功率范围常常在1kW~1000kW。比如已申请的专利201010501852.0,其中的发电部分很好的利用螺杆式膨胀机的优点,然而,其中的循环水部分,没有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造成本身能量密度不大的低热值气体能量流失,降低能量利用效率。同时,烟气部分的热量流失,会导致环境热污染严重,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充分利用余热 、操作方便、节能环保、效果好的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发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发电系统,包括燃烧器、连接燃烧器的锅筒,锅筒底部分别连接有换热器循环水泵和锅筒给水泵,锅筒的上部经管线连接有螺杆式膨胀机,螺杆式膨胀机连接有发电机,螺杆式膨胀机的下部连接有冷凝器,冷凝器出水口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的入口经管线连接有与给水泵相连的水处理器,所述的锅筒给水泵的入口处连接有预热器,预热器下部入水口经管线与储水箱相连接,所述燃烧器为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器,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壳体,燃烧器壳体内壁上附着有保温层,保温层内设有装有多孔介质燃烧室的内筒,内筒上部设有穿入燃烧器壳体内的点火器,燃烧器壳体的下部设有连通内筒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入口处设有膜片阀;燃烧器壳体上部连接的烟气管上缠绕有蛇形换热管,烟气管与燃烧器壳体连接处缠绕有保温层,蛇形换热管外部设有与预热器相连的导套管,导套管内充填有附着在蛇形换热管周围泡沫陶瓷导热层,所述蛇形换热管的入口端经管线连接换热器循环水泵,蛇形换热管的出口端经管线连接锅筒,预热器相连在导套管的尾部。
所述的多孔介质燃烧室为SiC泡沫陶瓷多孔介质燃烧室或Al2O3泡沫陶瓷多孔介质燃烧室;所述的冷凝器为水冷式冷凝器或风冷式冷凝器;所述的螺杆式膨胀机为单螺杆式膨胀机或双螺杆式膨胀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孔介质与脉动燃烧器结合形成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器,进一步拓展了天然气、煤矿瓦斯等自维持稳定燃烧的浓度极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其系统结构简单、能充分利用余热 、操作方便、节能环保、效果好。主要有以下优点:
1、采用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器可以克服脉动燃烧器在技术上的不足,新的脉动多孔介质燃烧器可拓展天然气、煤矿瓦斯等气体自维持稳定燃烧的浓度极限,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燃烧效率;
2、在烟气管外边环绕布置的圆柱状的泡沫陶瓷导热层,并在内部分布螺旋式缠绕的换热管,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且让换热更加稳定均匀;
3、在导套管出口设置预热器可以充分利用烟气余热提高燃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由于余热排放导致的热污染,节能环保;
4、以单机容量变化范围大的螺杆式膨胀机作为热能与机械能转换的装置,可克服与不同浓度气体燃烧时所带来的热能大小的波动,尤其适用于浓度极不稳定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天然气等低热值气体,避免了传统蒸汽机单机容量大、系统结构复杂而与低浓度气体燃烧时热能大小的不匹配问题;
5、发电系统的冷凝器可因地制宜的选择水冷式或者风冷式;工质水可采用循环利用并适当补水的方式,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并充分利用了排出水中的余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清洗浅池沉淀池的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万向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