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65782.X | 申请日: | 201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寸云涛;王崧;卢健;况辉;周月龙;刘志刚;李洪才;凌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标方圆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默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3 | 代理人: | 陆式敬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防伪印刷产品上特殊暗记的鉴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紫外检测仪器设备都是通过紫外光激发后发出人眼可见的光,通过目测判断是否有紫外油墨存在。实际上有些材料通过紫外激发后还能发出(人眼不可见)近红外的光波。但是市场上还没有能够检测这种材料的装置,使检测设备的领域留有了一定的缺失。随着市场对防伪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亟待于开发出一种功能更加齐全的检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特殊暗记的防伪检测方法,提出一种便携灵敏的检测装置,增加了防伪检测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由盒盖及盒体相扣合而成。在盒盖安有一个指示灯。盒体内安有紫外光发射装置和红外接收装置。在盒体上连接有USB数据线。红外接收装置和USB数据线之间电连接;红外接收装置的光、电信号通过USB数据线传到外部的电脑上。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体积小、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本实用新型用来检测暗记中被紫外光激发产生近红外光的物质是否存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盒盖,2、盒体,3、指示灯,4、USB数据线,5、紫外光发射装置,6、红外接收装置,7、紫外滤色片,8红外滤色片,9开关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是由盒盖1及盒体2相扣合而成,整体呈帐篷外形,符合人体工程学,适于手握。在盒盖1上安有一个指示灯3,指示灯3 可以安在盒盖1的上部也可以安在盒盖1的侧面。盒体2内有一个紫外光发射装置5和红外接收装置6。紫外光发射装置5下面安有紫外滤色片7;红外接收装置6下面安有红外滤色片8;在盒体2上连接有一个USB数据线4,红外接收装置6和USB数据线4之间电连接;红外接收装置6可以是CCD图像传感器,也可以是光电转换装置,例如其型号为SUNTIME 300C型。红外接收装置6的光、电信号通过USB数据线4传到外部的电脑上。在盒体2外装有一个控制紫外光发射装置5和指示灯3的开关按键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将本防伪检测器通过USB数据线4连接到电脑上,然后将防伪检测器放在需检测的各种印刷品,如防伪标签上进行检测。按下开关按键9,电路接通,指示灯3亮起,指示灯3可以为一直点亮式,也可为不断闪烁式。指示灯3为开关按键9接通后亮起,也可以为检测状态指示。紫外光发射装置5发射的紫外光,经过紫外滤色片后照射到标记上后,材料通过紫外激发后所激发出的红外线透射过红外滤色片,被红外接收装置6接收,由红外接收装置6把光、电信号通过USB数据线4传到电脑上。作为实施方式,紫外光发射装置5可采用90度角入射,红外接收装置6采用45度角接收,也可以紫外光发射装置5采用45度角入射,红外接收装置6采用90度角接收。如果在印刷品上的暗记中有被紫外激发产生近红外的波长的特征,则就会采集到信号,如果没这样的材料,则不会采集到信号,以此来判断这样的暗记是否存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标方圆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标方圆防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657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